訪問主要內容
歐盟/中國/世貿組織

歐盟就歐洲企業專利訴訟權受限問題對中國提起世貿訴訟

自日內瓦方面消息,歐盟2月18日在世界貿易組織(WTO)對中國提起訴訟。歐盟方面表示,中方限制歐盟公司到外國法院尋求保護和使用它們的技術專利。這是歐盟在過去3周內對中國提起的第2起世貿組織訴訟,上一起是關於北京與立陶宛就涉台問題發生的經貿糾紛。

歐盟貿易專員東布羅夫斯基資料圖片
歐盟貿易專員東布羅夫斯基資料圖片 © 路透社圖片
廣告

歐盟委員會周五通過聲明表示:“中國嚴格限制擁有關鍵技術(如3G、4G和5G)權利的歐盟公司在它們的專利被諸如中國手機製造商等,非法使用或沒有適當補償的情況下保護這些權利。那些在中國境外上法庭(提出訴訟)的專利持有公司往往在中國面臨巨額罰款,使它們面臨壓力,不得不以低於市場價格的許可費和解。中國的這一政策對歐洲的創新和增長極為不利,實際上剝奪了歐洲技術公司行使和實施賦予它們技術優勢的權利的可能性。”

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貿易專員東布羅夫斯基(Valdis Dombrovskis)在聲明中強調:“我們必須保護歐盟充滿活力的高科技產業,這是一個創新的引擎,確保我們在開發未來創新技術方面的領導作用。當它們的技術被非法使用時,歐盟公司有權在公平條件下尋求正義。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今天要啟動世貿組織磋商。”

歐盟委員會指出:“自2020年8月以來,中國法院一直在發布被稱為‘禁訴令’的裁決,對擁有高科技專利的歐盟公司施加壓力,阻止這些公司正確地保護它們的技術。中國法院還利用重罰的威脅來阻止歐洲公司向外國法院起訴。這使得歐洲高科技公司在爭取它們的權利時處於明顯的劣勢。中國製造商要求這些反訴禁令,以便從更便宜甚至免費獲得歐洲技術中獲益。”

歐盟提到的2020年8月的裁決案曾出現在中國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總結的,當年10件技術類知識產權典型案例之一:“一、即無線通信標準必要專利‘禁訴令’三案”。據《南華早報》援引歐盟方面的消息,提出相關訴訟的歐盟公司還包括夏普、愛立信和諾基亞,已經受到每天13萬歐元(14.8萬美元)的罰款或刑事指控的威脅,這意味着這些公司的高管可能因不遵守規定而在中國遭到監禁。

歐盟委員會表示:“歐盟已經多次向中國提出這個問題,試圖找到一個解決方案,但沒有結果。據歐盟稱,由於中國的行動不符合世貿組織《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TRIPS),歐盟已要求在世貿組織進行磋商。”

據了解,歐盟所要求的爭端解決協商是世貿組織爭端解決程序的第一步。如果他們在60天內沒有導致一個令人滿意的解決方案,歐盟可以要求世貿組織成立一個小組來裁決這個問題。這是歐盟在過去3周內針對中國提出的第2起世貿組織訴訟,上一次是關於北京與立陶宛就涉台問題發生的經貿糾紛。中方已同意與歐盟在日內瓦就該訴訟案進行磋商,但仍不清楚其是否會阻止由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和台灣提出的加入磋商的請求。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