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北美來鴻

不堪紀念的加中建交50周年

發表時間:

1970年10月13日,皮埃爾·杜魯多領導下的加拿大與北京建交,在美洲大陸率先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50年後的今天,他的長子賈斯汀·杜魯多主政的加拿大卻深陷對華關係低谷,無論是北京還是渥太華,都無心紀念這一日子。

中加關係圖片
中加關係圖片 © 網絡照片
廣告

曾在1949和1960年兩度踏足中國的老杜魯多,1968年4月就任加拿大總理,兩年半後與北京建交,為紅色中國打開了美洲大陸之門,智利、秘魯、墨西哥、阿根廷等國隨後承認北京,也導致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進而在1979年承認北京,不再被孤立的中國從此走上世界大舞台。自幼跟隨父親訪華的小杜魯多2015年當選總理,他不僅想修復被前任保守黨政府降溫的兩國關係,還試圖幫助中國走上正軌,令北京在國際事務中扮演積極角色。但隨着2018年12月1日華為高管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北京報復性抓捕加拿大公民,並實施貿易制裁,兩國關係急轉直下,降溫至冰點。

遙想十年前,與北京保持距離的保守黨執政時,兩國還曾熱鬧地舉辦過建交40周年圖片展等系列活動,時任總理哈珀出席紀念酒會時還稱讚兩國戰略夥伴關係充滿生機與活力。今年50周年本該大慶,但在兩國關係的寒冬中只聞摩擦聲和破裂聲。

8月20日,中國大使館指兩國關係正面臨“嚴重困難”,“加拿大要為兩國關係惡化負責”。8月25日,與加拿大外長商鵬飛在羅馬會晤的中國外長王毅希望“加方拿出獨立自主國家的姿態,消除影響中加關係發展的主要障礙”,商鵬飛則當面告知中國的脅迫外交對加拿大無效。9月1日,中國大使叢培武在蒙特利爾接受《新聞報》專訪時稱“兩國關係發展基礎受損”,“中加關係不進反退”。9月3日,中國外交部美大司司長陸慷在北京接受加拿大《環球郵報》專訪,記者問“加拿大多年前在中國需要的時候對華出口小麥,也曾幫助中國培訓法官、政府官員等,但中國卻因為一件事就拋棄了50年來總體良好的雙邊關係。為什麼中國政府這麼迅速地放棄多年來的善意?”,陸慷否認中國“拋棄長期友誼”,但指“孟晚舟事件激起中國人民的強烈憤慨”,“雙方推進合作失去了合適的氛圍”。陸慷更指“加拿大是美國的唯一幫兇”,因為美國曾要求數十國拘押孟晚舟只有加拿大做了。在採訪中,加拿大記者提及“抵制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可能性,因為“在中國將兩名加拿大公民扣為人質的情況下,為什麼加拿大不能抵制?為什麼加拿大運動員還要來華參賽?” 9月18日,加拿大外長商鵬飛宣布放棄與中國達成自貿協議的想法,因為2020年的中國不再是2016年的中國了。

在雙方交鋒之外,加拿大對華民意也創了新低,5月份安格斯·里德研究所(Angus Reid Institute)民調顯示只有14%的加拿大人對中國有好感,超過85%的人認為中國政府不誠實。加中關係到底應該何去何從?加拿大政府正重新“審視對華政策”,反對黨保守黨主張與中國部分脫鉤,而民間卻存有勸和的聲音,如79歲的加拿大老作家克勞福德·基利安(Crawford Kilian)認為“加中關係需要挽救,不是因為加拿大讚同中國統治者,而是因為這個世界需要拯救”。他5月在新聞網站泰伊(thetyee.ca)撰文《加中關係可以被挽救嗎?》說“共產黨執政七十一年,直接導致數百萬中國人在一系列政治災難中死亡,誰會願意與這種政權交往?但現實政治的故事從尼克鬆開始”,他建議雙方外交官坦誠探討疫情結束後兩國共同面臨的全球問題,“嘗試合作建立一個符合雙方長遠利益的世界”,因為“加拿大與中國都希望以完整、連貫的政治實體進入22世紀,而非屆時兩國都成為災區”。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