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國際縱橫

疫情危機或成獨裁濫權催化劑

發表時間:

居家隔離、禁止聚會、宵禁、無人機監控公園,兩個月前任何人都可能想像不到在和平時期的歐洲國家紛紛採取這樣限制個人自由的措施來應對一個看不見的敵人,新型冠狀病毒。這個病毒從去年12月份在中國出現以來,在短短的幾個月時間已經讓全球超過180個國家的上百萬人確診,死亡人數每天都在以驚人地速度增長,即使曾經以為科技先進,醫療發達的歐美國家都陷入了束手無策的艱難境地。在危機到來之際,這些國家雖然曾試圖避免,但最終還是不得不採取限制個人自由的居家隔離措施,封城封國已經成為常態。但新冠疫情下,各國強化監控時,健康與隱私能否兼得?危機過後的世界將以何種面目呈現?都是令人關注的話題。

意大利米蘭,2020年4月6日
意大利米蘭,2020年4月6日 REUTERS - Daniele Mascolo
廣告

儘管個人所享有的公共自由是民主體制最基本的原則,是不可侵犯的權利,但面對病毒,奧威爾的預言真的發生了。暫時的自由受到限制,為的是能夠保障更多人的健康,將已經造成太多人死亡的新冠病毒“悶死”。這些都是可以被大眾接受的。但這樣的特殊時期所採取的特殊措施在疫情結束後會不會被取消?會不會成為某些政權繼續用來監控民眾,強化自己權利的機會?這些都是值得注意和關注的重要議題。正如<世界報>>的一篇社論中所言:健康和隱私並不是二難推理,為了健康我們可以暫時放棄自由,但僅僅是暫時的,這是最重要的前提。

已經有不少聲音提出,這場遠遠尚未結束,橫掃全球的疫情將我們的時代畫分成前後兩個階段,而我們正好是這個轉折點的見證者。

全球暢銷書人類簡史》《未來簡史》《今日簡史》三部曲《的作者尤瓦爾·赫拉利,近日在《金融時報》發表了一篇長文《冠狀病毒之後的世界》,其中就談到疫情結束後,世界向何處去的問題以及對目前各國沒有統一行動的計畫,反而各自為戰、競相關閉邊境的擔憂。赫拉利是歷史學家,在他的三部曲中對人類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思考觀點新穎,從各個側面開闢對人類,對歷史和未來的新思路,他提出問題,沒有給出答案,但引發全球世界讀者大討論和思考,被譽為一顆思想炸彈一點也不過分。

赫拉利提出,在危機時刻,我們面臨兩個特別重要的選擇。第一個是被監視與保護個人隱私之間的選擇。第二個問題是在民族主義孤立與全球團結之間的選擇。疫情風暴將過去,人類將繼續存在,我們大多數人仍將活着,但將生活在另一個世界中。

疫情後會有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為了遏制這種流行病,所有人都必須遵守某些準則。有兩種主要方法可以實現此目的。一種方法是政府監視人民,並懲罰違反規則的人。如今,人類歷史上首次實現了技術可以一直監控每個人。政府現在可以依靠無處不在的傳感器和強大的算法,實現這個目標。在與冠狀病毒的鬥爭中,一些政府已經部署了新的監視工具。通過嚴密監視人們的智能手機,使用數以百萬計的面部識別攝像頭,並迫使人們檢查並報告其體溫和醫療狀況。

實際上,赫拉利在他的<未來簡史>>一書中就花了大量篇幅對個人信息被大數據控制之後的社會進行了設想,他曾經警告這樣的情況如果真的發生,每個人就會成為大數據可以控制的工具。而這樣的局面可能因為疫情的發生而正在加快到來的速度。屆時,個人不過是大數據中的一個提供可被利用信息的符號而已,行為甚至情感都有可能在我們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操縱。

疫情中加強大數據監控

新冠疫情勢如破竹,但全球蔓延的速度驚人,中國爆發疫情時並未採取防疫措施的歐洲和美國都在極短地時間內成為疫情中心。如何遏制疫情的蔓延?中國採取了嚴格的封城和小區管理措施後,疫情似乎已經被控制住,韓國,新加坡在疫情爆發初期採取了嚴格的管控也成功將疫情控制在萌芽階段,但這兩國都使用了部署數字監視工具,用於施加社會控制,甚至將安全機構的技術用在自己國民身上。這一措施正在被其他國家效仿 ,因為衛生和執法部門有理由如此迫切地使用所有可用的工具來阻止病毒傳播——即使這樣使用監控有可能在全球範圍內改變公共安全與個人隱私之間的脆弱平衡。

在新加坡,為了警告可能與確診患者相遇的人,並提醒公眾注意潛在的感染地點。衛生部在網上公布了每個冠狀病毒患者的信息,通常帶有驚人的細節,包括與其他患者的關係。新加坡還推出了一款供國民使用的智能手機應用,幫助當局找到可能接觸過該病毒的人。這款名為共同追蹤( tracetogether)的應用使用藍牙信號探測附近的手機。如果一名用戶後來檢測出病毒陽性,衛生當局可能會檢查該應用的數據日誌,以便找到與他們有接觸的人。一名政府官員表示,該應用通過不向用戶彼此透露身份來保護隱私。

在韓國,政府機構利用監控錄像、智能手機的位置數據和信用卡消費記錄來幫助追蹤冠狀病毒患者的近期活動,並確立病毒傳播鏈。今年1月,韓國當局開始在網上公布每位冠狀病毒檢測呈陽性者的詳細位置記錄。該網站包含豐富的信息,比如這些人何時去工作、在地鐵里是否戴口罩、換乘站的名字、常去的按摩院和卡拉OK酒吧的名字、接受病毒檢測診所的名字。

然而,在韓國高度網絡化的社會裡,網絡暴民利用政府網站披露的患者數據,識別出患者的名字,並對他們進行追蹤。由於擔心侵犯隱私可能會令公民不願接受病毒檢測,衛生官員本月宣布,他們將完善數據共享指南,以便將患者風險降至最低。

新加坡和韓國這樣的措施成為有效防疫的樣板引起了其他國家的效仿:

在疫情非常嚴重的意大利倫巴第,當局正在分析市民手機傳送的位置數據,以確定有多少人遵守政府的封鎖令,以及他們每天通常行走的距離。一位官員最近說,大約有40%的人走動得“太多”。 在以色列,內務安全部門準備開始使用手機位置數據的緩存——最初是用於反恐行動——以精確尋找可能已感染該病毒的國民。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已經授權該本國內務安全機構使用為反恐開發的秘密手機數據追蹤公民。通過跟蹤人們的活動,政府可以懲罰那些違抗隔離命令的人,最高刑期可達六個月。

在中國的數百個城市,政府要求市民在手機上使用一種軟件,可以自動用顏色代碼——紅、黃、綠——給每個人分類,以顯示感染風險。這個軟件決定哪些人應該被隔離,或是可以進入地鐵等公共場所。但官員們並沒有解釋系統如何做出這樣的決定。

可以說,這樣的系統可以在幾天之內停止流行病的蔓延。聽起來很棒,但也有致命缺點,就是這種新監視系統一旦具有合法性的後果。如果公司和政府開始大量收集我們的生物識別數據,他們將比我們自己更了解我們,不僅可以預測我們的感受,還可以操縱我們的感受,並向我們出售他們想要的任何東西,從產品到政治觀點。當然,政府可以將生物特徵識別,作為緊急情況下採取的臨時措施。一旦緊急情況結束,這些措施就會取消。但是,臨時措施有持久保持下去的巨大慣性,尤其考慮到新的緊急狀態可能會再次出現。也就是說,為了對抗現在的大流行病加強監視,可能會為今後進行更具侵入性的竊聽打開永久性的大門。

對此,剛才提到的暢銷書 <簡史>>三部曲作者赫拉利指出,實際上,要求人們在隱私和健康之間進行選擇是問題的根本所在。因為這是一個錯誤的選擇。我們可以並且應該同時享受隱私和健康。我們可以選擇保護我們的健康的同時,阻止冠狀病毒流行,而不是通過建立極權主義的監視制度,我們也可以選擇增強公民的權力。

疫情或成獨裁和濫權催化劑?

新冠疫情爆發是否會成為極權主義獨裁和濫權的催化劑也是觀察家們對此次新冠疫情在全球造成的影響的另一個重要關注點。

為了控制疫情,包括法國在內的許多國家都很快通過了公衛危機緊急狀態法,其中自然包括法律授權給政府在特殊使其可以採取的強制手段,雖然是為了應對疫情,但卻有可能被一些領導人利用來加強自己的權利範圍,這樣的事情實際上已經在全球發生了;

菲律賓國會通過法案,授予總統羅德里戈·杜特爾特(Rodrigo Duterte)緊急權力和54億美元來應對這場大流行。議員們簡化了此前允許總統接管私營企業的法律草案。菲律賓人權組織關注公民自由律師警告說,“這種無限制的緊急權力相當於專制。

泰國總理巴育·占奧差已經掌握了實施宵禁和審查新聞媒體的權力。那裡的記者因為批評政府對疫情的應對而受到起訴和恐嚇。

在匈牙利,總理已經可以實施政令統治,成為歐盟其他國家千夫所指的對象。在英國,大臣們掌握了一種在批評者看來“令人震驚的”權力,可以拘捕人民和關閉邊境。在以色列,總理關閉了法院,並開始對公民進行侵入式監視。在約旦,緊急“防衛法”給了首相辦公室很大自由,奧馬爾·拉紮茲(Omar Razzaz)稱他的政府將“堅決處理”任何散布“謠言、捏造事實和用假消息製造恐慌的人”。

目前俄羅斯各地區均在效仿莫斯科執行嚴格的隔離政策。為應對新冠病毒傳播,俄羅斯議會日前批准一系列“反病毒”法案,其中包括違反隔離規定最高可判處七年監禁等嚴厲措施。

在南美,智利宣布進入“災難狀態”,軍隊出現在城市街道上,壓制了數月來震動全國的憤怒異見。

在未來,疫情終將結束,但這些國家採取的緊急方案會不會同時被撤銷,還是被用來作為進一步限制公民自由的保障,這是非常值得關注的焦點,涉及到每個人的自由和權利。

當然,無可否認,以上所談到的內容只是這次新冠病毒肆虐後留下的後遺症之一,疫情已讓全球的經濟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創,失業人數將倍增, 地緣政治也將被改寫,但如果自由和人權也同時受到重創,那就意味着這場公衛危機不僅是災難性的,而且也會造成了人類歷史真正的一個大退步。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