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香港/大陸

港人申請大陸居住證魔鬼盡在細節中恐得不償失

根據網媒香港01分析,中國當局推出新辦法接受港澳台居民申請大陸居住證,被視為推動大灣區的重點政策,便利港澳居民北上,但其實或許只屬“表層的拆牆鬆綁”,當中尤其徵稅問題,將會持續影響港人北上大灣區的意願。

港澳台居民居住證
港澳台居民居住證 網絡
廣告

國務院於8月底發布《港澳台居民居住證申領發放辦法》(簡稱《辦法》)通知,讓香港、澳門、台灣居民在內地居住半年以上,可以申請領取居住證,享受“3項權利、6項基本公共服務、9項便利”。

 

分析指出,大陸居住證可以解決港人在大陸“沒身份”的問題,例如以往香港人在大陸使用回鄉證,因為證件性質不等同內地身份證,在日常生活上會遇上不少難題。持回鄉證在大陸內地銀行開戶,手續極為繁瑣,需帶備香港身份證、回鄉證、香港住址證明、實名制的大陸電話號碼。相對之下內地居民不須特別準備其他文件,省事得多。

此外,由於新的居住證載有18位數的“公民身份號碼”,過往由證件編製不同引伸的諸多不便,可望在新制下解決;銀行開戶方面,《辦法》已列明居住證持有人擁有“辦理銀行、保險、證券和期貨等金融業務”的便利,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亦將研究如何簡化開立銀行戶口程序。

但分析指出,居住證的便民成效,仍有待觀察,例如居住證給予香港人在內地接受義務教育的機會。但由於內地的學籍跟從戶籍,和香港的“校網”類似,所以在優質學校僧多粥少之下,如同香港“搶校網”的現象,一樣會在內地出現。

醫療保障方面,港人有居住證後可得到社會保障,在內地公立醫院求醫,可與內地人享受同等收費。不過內地醫保本身限制頗多,例如須在指定醫院、藥物或診金範圍內才能用。

安老問題亦一樣,因為養老保險捆綁在“五險一金”之中,需要居民在工作時就通過僱主購買,所以這只能惠及長年在內地工作並買過保險的港人。如果香港市民在本地工作及退休,想回到內地安老,就未必受惠。

此外,分析進一步指出,“居住證”和“落戶”始終有別。有地產界人士指出,居住證只是讓港澳台居民擁有內地身份,取得日常生活便利,拆除最表層的行政關卡。但在法律層面,持有人的戶籍不會因而改變,香港人取得居住證仍然算是“境外人士”,依然要按個別城市法規,面對較為嚴格的買房要求。所以在中央政府未再詳細解釋之前,不宜過份解讀。

但影響港人申請大陸居住證最大的疑慮,莫過於徵稅的問題。全國人大常委會8月底通過《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任何人在納稅年度內,於內地居住滿183日,即會被定義為稅務居民,要就其在全球的境外收入繳納個人所得稅,2019年1月1日實施。消息一出,即有在內地工作的香港人擔心,將要面對中港兩邊同時交稅的“雙重徵稅”問題。

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早前表示,港澳居民會有5年寬限期,即最快在修正案通過後第6年的2024年後,才正式繳納相關稅款。但之後安排如何,暫時未有一個完整的說法。譚已先後和特區官員及國家稅務總局談過,但仍在建議階段,具體安排暫未能透露。香港工聯會上周訪京後,會長吳秋北引述主管港澳事務的副總理韓正,指短期內會有好消息。稍後會有何種措施出台,將甚為關鍵。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