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特別節目

中國核電安全面臨挑戰

發表時間:

3月11日日本東北部發生9級大地震並引發大規模海嘯,致使當地福島核電站受到破壞並發生放射性泄漏,造成日本戰後以來最嚴重的核危機。無論是公眾還是技術專家都對今後世界範圍內如何確保核電安全感到憂慮。中國是近年發展核電最快的國家,如何吸取日本福島核危機的經驗教訓,尤其如何在特大自然災害可能給核電設施帶來安全問題的極端條件下確保核安全,也成為中國今後面臨的巨大挑戰。

廣東大亞灣核電站
廣東大亞灣核電站 圖片/Reuters
廣告

中國政府3月16日下令對全國核設施進行全面安全檢查,除了審查在建核電站外,還要求從嚴審批新上馬的核電項目。中國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了國務院會議,聽取了應對日本福島核電站核泄漏有關情況的彙報,要求中國核電部門充分認識核安全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同時宣布了一系列關於核電站安全的決定。但中國不會因為日本的教訓放緩本國的核電步伐,而是堅持繼續快速發展核能的政策。

這是日本福島核電站因地震海嘯發生嚴重核事故後,中國政府開始檢討本國的核安全,宣布立即組織對國內核設施進行全面安全檢查,“用最先進的標準對所有在建核電站進行安全評估,存在隱患的要堅決整改,不符合安全標準的要立即停止建設”,切實排查安全隱患,確保絕對安全。具體的措施包括加強正在運行的核設施的安全管理,健全制度,嚴格操作規程,指導企業及時發現和消除隱患。對於將要上馬的核電新項目,也將從嚴審批,要求編製核安全規畫,調整核電發展中長期規畫,在核安全規畫批准前,暫停審批核電項目包括開展前期工作的項目。

中國政府發布的消息稱,目前中國輻射環境監測未發現異常,國內所有運行核電機組處於安全狀態。但在3月13日的一次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環境部副部長張力軍宣稱,會吸取日本的一些教訓,但中國核能戰略及發展核電的安排不會改變。

這次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將成為現代史上第三起重大核電事故。前兩起事故分別是:1979年的美國三里島核電站反應堆熔毀事故;1986年的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爆炸事故。目前,中國核工業技術專家正在評估日本福島核事故的經驗教訓。但中國一些核工業集團的領導人最近接受國內媒體採訪時均稱,中國核電站採用的是比較成熟和先進的技術設備,具有較高的安全性與可靠性。這些很不具體的說法,讓外界懷疑主導中國核電的兩大集團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簡稱中核)和中國廣東核工業集團公司(簡稱中廣核)是否對中國核電安全有一個認真的估計。

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快堆工程部總工程師徐銤3月14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表示,中國核電因為起步較晚,核電站的“門檻”比世界平均水平要高。他認為,相較於上世紀60年代末建成的日本福島核電站1號機組,中國正在運行和建設的核電站多為80年代和90年代後的改進型或革新型核電站,安全性能優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首批商用核電站。不過徐銤也表示,中國也應從日本這次事件中吸取教訓,提高對自然的認識,制定更加周全的應對重大自然災害的安全預案。

中廣核集團的一些專家近日接受媒體採訪時說,中國大陸發生地震的強度和頻度遠低於日本,而且中國核電廠廠址選擇和抗震設計遵循的規範是現行有效的、與國際通用的標準;對於廠址地震和設計地震水平的確定留有裕量,在設計上層層設防,抗震設計是保守的、安全的。這些專家甚至誇口說,核電站設計考慮了中國沿海發生最大海嘯和風暴潮的最大值。這些專家還說,核電廠包容堆芯的反應堆廠房結構設計條件相當嚴苛,考慮了強烈地震、飛機撞擊、外部爆炸、龍捲風等因素;由於結構剛度大、強度高,具有足夠的安全性,而且配置完備、有效的地震監測系統。

這些或許都是事實。目前中國國內對核安全問題沒有出現太多的批評聲音,但也有一些中國核能動力專家出來發表誠懇的意見,提醒中國核電安全存在隱患。譬如中國核能動力學會經濟專業委員會原主任溫鴻鈞3月14日就中國核安全問題接受《第一財經日報》專訪時,對中國核電安全提出了警告。一些不願透露姓名的中國核電行業高層也提醒說:“日本此次特大地震給我們帶來的思考是多方面的,我們必須有做好防大難、抗大災的一切思想準備和物質準備,任何盲目自信和樂觀都是有害的。”

中國核能動力學會經濟專業委員會原主任溫鴻鈞指出,中國目前主要推廣的二代改進型核電技術,雖然在安全性能方面優於商業運營較早的日本沸水堆(BWR)第二代核電技術,但目前中國核電行業面臨兩大安全隱患:一是大量核電項目快速上馬,急於求成的心理可能造成核電站建設中的施工質量不達標,從而留下安全隱患;二是已投運或即將投運的核電站,從安全規程到技術保障都還需要健全和加強,避免人為安全事故。溫鴻鈞警告說,中國核電站建設的非常多,已投運的裝機容量達1000萬千瓦左右,在建的裝機容量有3000萬千瓦,到2020年預計將有7000萬到8000萬千瓦的裝機容量投運。在這種大規模的建設之下,行業人士可能會產生麻痹鬆懈的心理,認為技術有保障,就可能不按規範運作,從而造成危險。

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總經理陸啟洲認為,日本大地震對核電站的影響尚待評估,但這一事件帶給中國核電安全發展三個啟示,一是採用“非能動”安全系統的第三代核電技術,在應對地震上比之二代技術更安全;二是從國家到核電企業層面都要做好安全預案;三是各核電站之間應加強應急聯動。陸啟洲說,中國在建的核電站大都採用“非能動”安全系統的第三代核電技術,不存在啟用備用電源帶動冷卻水循環散熱的問題,比福島核電站的二代技術更安全。但一些中國核電企業官員表示,從歷史上看,大級別的核電事故都會引起對核電安全的社會性憂慮。他們擔心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產生心理層面影響,在公眾和媒體的聚焦下,對核安全的擔憂將被放大,或將最終影響中國國家核電規畫目標的制定。

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費國,但中國目前的能源70%以上仍依賴煤炭,既造成巨大的污染,也給中國經濟的發展以及實現減排目標帶來重重困難。減少對煤炭的依賴,這也是迫使中國加快發展核能的原因之一。外界估計,中國目前正在建設的核電站佔全世界在建核電站的40%。

中國目前已投運或在建的核電站共有13座,主要分布在從渤海遼東灣到廣東陽江的東南沿海地帶;因此不排除遭受海嘯襲擊的風險,而且中國也是多次發生特大地震的國家。這些核電站包括位於遼寧省大連市瓦房店西端的紅沿河核電站;位於山東煙台海陽市東南部的海陽核電站;位於浙江省海鹽縣的秦山核電站;位於浙江寧德的寧德核電站;位於浙江南部的三門核電站;位於浙江海鹽、南臨杭州灣的方家山核電站;位於廣東的大亞灣核電站和嶺澳核電站,以及台山核電站和陽江核電站;還有位於內陸的湖北通山縣鹹寧核電站。除了以上已建或在建的核電站之外,中國還計畫部分核電站擴建,並將在廣西和海南島西部建新的核電站。

據報道,中國計畫新建的核電站多達50座,其中有26座是即將上馬的項目,8座已獲批准。在建的一些核電站如紅沿河、寧德、陽江、廣西防城港以及田灣5、6號機組,嶺澳二期2號機組等項目,將採用“二代加”核電技術;廣東台山核電站將採用法國阿海琺公司提供的EPR技術;浙江三門、山東海陽將採用美國西屋公司的AP1000技術。報道稱,未來中國核電將出現美國AP1000、法國EPR、中國自主研發的“二代加”等三類技術並存的情況。根據中國《國家核電中長期發展規畫(2005-2020)》,到2020年中國核電運行裝機容量將達到4000萬千瓦。但有報道說,根據中國政府的最新計畫,這個數字將翻一倍,也就是到2020年核電運行裝機容量要達到7000萬至8000萬千瓦。中國核能動力學會經濟專業委員會原主任溫鴻鈞就提到這一數字。

中國的核電安全非常缺乏透明度,外界和中國民眾對核電站的知情權甚少。除了大躍進式的項目上馬可能帶來的技術風險之外,人們還知道中國核電站也曾發生過一些事故,其中採用先進技術的大亞灣核電站去年5月23日曾經發生輕度泄漏。

法新社3月17日引述美國卡內基基金會研究員馬克.希布斯(Mark Hibbs)的談話指出,在中國,核能計畫發展越快,當局就越難保證安全標準。據他透露,中國專家和各部委之間曾在核電發展速度問題上有過爭論。而讓人更擔心的是,一些國外專家指出,中國一些核電站使用非專業廠家生產的器材,更增加了核電站安全的風險。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