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東京專欄

江澤民在日中關係中留下怎樣的政治遺產?

發表時間:

前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11月30日患白血病合並多臟器功能衰竭,搶救無效,於2022年11月30日12時13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6歲。

Jiang Zemin, president of China, waves to supporters from the steps of his jet at Chicago's O'Hare airport prior to departing for Houston in this October 23, 2002 file photo.
Jiang Zemin, president of China, waves to supporters from the steps of his jet at Chicago's O'Hare airport prior to departing for Houston in this October 23, 2002 file photo. REUTERS/Scott Olson/Pool
廣告

江澤民於1989年至2002年間擔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1993年至2003年間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1989年至2004年擔任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1990年至2005年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從1989年到2002年,是中國實際上的最高領導人,在江澤民在任期間,總的來說,中日關係得到良好的發展。

1989年天安門事件後,江澤民得到鄧小平等元老的推舉,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當時西方世界由於天安門事件對中國實行經濟制裁,從1990年以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每年都在日內瓦的聯合國人權委員會上提出譴責中國的提案,而日本則是亞洲國家中唯一參加發起提案的國家,當時先後有20多個發達國家參與了對中國的制裁。歐共體國家宣布禁止對華銷售武器,推遲新的官方出口信貸和經濟開發項目,日本政府停止了兩國之間部長級以上的高層往來和一些合作項目,推遲了第三批日元貸款談判,而江澤民推動推動日中關係走出“天安門事件”低潮。1989年7月6日至12日,第七次駐外使節會議在北京召開。 江澤民會見與會代表並講話,提出“堅持原則,政策不變,利用矛盾,多做工作,打破制裁”的外交方針,當會議明確了這一政策後,從中央領導到駐日使館,利用各種渠道,多方做工作,極力推動日中關係儘快好轉。在雙方的積極推動下,1989年12月28日,日本政府正式決定邀請時任國務委員兼計委主任鄒家華訪問日本,參加日本國際貿易促進協會成立35周年的慶祝活動,中日關係開始逐步改善,到了1990年7月,日本政府決定恢復第三批政府日元貸款。

進入1991年,日本大藏大臣、通產大臣、外務大臣和前首相中曾根康弘、竹下登陸續訪華,中國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錢其琛、對外經濟貿易部部長李嵐清等也回訪了日本。8月10日至13日,應中方邀請,日本首相海部俊樹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海部成為西方國家宣布對中國實施制裁後,第一位訪華的西方國家政府首腦。

199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這是深化兩國關係的重要機遇。這年4月6日,江澤民開始訪問日本,這是他就任總書記後首次訪問西方經濟發達國家,他邀請日本明仁天皇和皇後訪華,直接推動了天皇訪華的實現。在中日交往史上,日本天皇還沒有訪問過中國。在江澤民赴日前,中方已正式邀請天皇夫婦當年秋天訪華,但由於日本國內一些人反對,擔心天皇在政治上被中國利用,所以,在是否接受中國邀請的問題上,日本政府一直未做出肯定的答覆。

而江澤民在與當時的首相宮澤喜一的會談中,明確表示中方邀請天皇訪華,是出於促進兩國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這一真誠願望,沒有其他目的。宮澤對此做出積極回應,表示日方衷心感謝中方對天皇和皇後的邀請,認為在日中邦交正常化20周年實現這次訪問,將對日中兩國關係的進一步發展和增進兩國人民的傳統友誼將產生重要影響。

4月7日中午,明仁天皇在皇宮會見江澤民,並設宴款待。會見結束時,江澤民總書記將中國漢代張衡地動儀的複製品作為禮物贈送給明仁天皇。明仁天皇高興地說,“這說明中國古代科學的進步”,並回贈一對銀制花瓶和親筆簽名的照片。

1992年10月23日到28日,日本明仁天皇訪華,成為有史以來第一位訪華的日本天皇。明仁天皇在楊尚昆國家主席為他舉行的歡迎國宴上,就日本侵華史鄭重表示:“在兩國關係悠久的歷史上,曾經有過一段我國給中國人民帶來深重苦難的不幸時期,我對此深感痛心。戰爭結束後,我國國民基於不再重演這種戰爭的深刻反省,下定決心,走和平國家的道路,開始了國家的復興。”

1998年11月,為紀念《日中和平友好條約》簽署20周年,江澤民以中國國家主席的身份訪日,這是日中關係歷史上首位中國國家元首訪日,這次訪日,在經濟合作等問題上進展順利,但江澤民在明仁天皇舉辦的晚宴上大談日本侵略中國的歷史,因此這次訪日在外交上罕見地被日方一些人定位為“失敗”。 1998年10月,時任韓國總統金大中訪日期間與時任日本首相小淵惠三簽署《日韓共同宣言》。宣言中,小淵對“日本在過去殖民統治時期,造成韓國人民重大損害和苦難,為此表示悔意並由衷道歉。“

但在江澤民訪日時,雙方在11月26日簽署的《日中聯合宣言》指出:“雙方認為,正視過去以及正確認識歷史,是發展中日關係的重要基礎。日方表示,遵守1972年的中日聯合聲明和1995年8月15日內閣總理大臣的談話,痛感由於過去對中國的侵略給中國人民帶來巨大災難和損害的責任,對此表示深刻反省”。

在《日中聯合宣言》中,沒有將“道歉”一詞形成文字,可見在歷史問題上雙方還存在着嚴重的分歧,因此江澤民無論是在明仁天皇和美智子皇後舉辦的宮廷宴會上,還是在首相舉行的國宴上,都對來賓大談日本侵略之事,在宮廷宴會上,他說:“在近代歷史上,日本軍國主義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歧途,給中國和亞洲其他國家的人民帶來了浩劫,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對於這一慘痛的歷史教訓,我們應該永遠記取。”

但是日本輿論對此很反感,認為天皇在戰爭結束時還不到12歲,就是擔任天皇也是不幹政的,在天皇面前大談“侵略”沒有意義,有“欺負”天皇之嫌,至今有的日本輿論還認為:江澤民的歷史觀影響了後來的中國最高領導人的對日態度,激化了中國人民的反日情緒,為2005年和2012年在中國全國發生的大規模反日遊行埋下了伏筆。可以說,使面向未來的日中關係受挫,江澤民負有很大責任。(12月1日,時事通信)

然而從現實看,日中關係在江澤民時代發展良好,日中領導人互動頻繁,中日關係發展比較順利,雖然也出現1995年日本政府抗議中國核試驗,宣布凍結對中國無償援助,1996年7月起,日本右翼團體成員連續四次登上釣魚島,引發中日釣魚島風波,1996年,橋本龍太郎首相參拜靖國神社,2001年4月20日,日本政府允許李登輝赴日治病,2001年和2002年,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連續參拜靖國神社等問題等,但是都沒有影響日中關係的大局,江澤民對日中關係的基本方針是“和而不同”,“求大同,存小異”。在江澤民執政時代,日中經濟合作取得了飛速發展,1990年,日中雙邊貿易突破了200億美元,到2002年,又突破了1000億美元。同時兩國領導人互動頻繁。

1992年5月25日,萬里委員長訪日,1994年2月23日,朱鎔基副總理訪日,1994年3月19日,細川護熙首相訪華,1994年10月28日,榮毅仁副主席訪日,這是中國國家副主席首次訪日。1995年4月1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喬石喬石訪日,1995年5月2日,村山富市首相訪華,作為戰後日本現職首相首次參觀了盧溝橋和中國人民抗戰紀念館。1995年8月15日,村山首相在戰後五十周年之際代表日本政府就歷史問題發表談話,明確表示願正視歷史,承認侵略,對此表示深刻反省和道歉。1997年9月4日,橋本龍太郎首相訪華,成為戰後訪問中國東北地區的第一位日本現職首相,並參觀了“九·一八”紀念館。1997年11月11日,李鵬總理訪日,提出發展日中關係五原則“相互尊重,互不幹涉內政;求同存異,妥善處理分歧;加強對話,增進了解;互惠互利,深化經濟合作;面向未來,實現世代友好”。同日,中日兩國政府簽署漁業協定。1998年4月21日,胡錦濤副主席訪日,強調發展中日關係要以史為鑒,面向未來。1999年7月8日,小淵惠三首相正式訪華,1999年12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對日進行正式友好訪問,2000年5月20日,江澤民主席會見5000多名日本各界組成的日中文化觀光交流使節團,就發展民間友好發表重要講話。2000年10月12日,朱鎔基總理正式訪日,2001年10月8日,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對華進行工作訪問,參觀盧溝橋抗戰紀念館,對日本侵華歷史表示反省和道歉,2002年4月2日至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李鵬對日本進行正式友好訪問,並與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共同出席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中國文化年”、“日本文化年”開幕式。2002年9月22日,江澤民主席出席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友好交流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日本83名國會議員和各界人士1萬3千餘人來華參加大會。

在江澤民執政期間,在日中邦交正常化20年、30年的節點上,都出現了熱烈慶祝、兩國首腦互訪和提升兩國關係層次的實際行動和氣氛,沒有像日中邦交正常化40年、50年之際,出現沒有最高領導人在場的冷場局面,江澤民的對日外交的基本做法是,不迴避爭議而不拒絕積極的交流,局部的爭論不影響推進兩國關係全面地發展,如在2001年和2002年小泉連續參拜靖國神社,江澤民主席和朱鎔基總理都在國際會議的場合與小泉首相會談,保持交流與溝通,江澤民時代的日中關係的建構與發展,值得後人借鑒的。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