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新的數據保護法為在華外企增添難題

發表時間:

9月24日出版的法國各報頭版主題各有側重:面對全球疫情局面,《費加羅報》強調:全球已接種疫苗人口接近半數,然而,貧窮國家接種疫苗人口十分有限,將對擺脫疫情危機產生直接影響;離開歐盟一年半之後,英國經濟顯現脫歐後果:日益嚴重的勞力短缺現象將阻礙經濟重振,這是《解放報》突出的重點;《回聲報》介紹了歐洲各國採取行動應對能源價格高漲局面;德國周日舉行大選以及聯合國糧食系統峰會在紐約舉行的消息,則是《十字架報》和《人道報》分別關注的話題。另外,《回聲報》刊出兩篇關於中國話題的報道,主要圍繞中國出台的新的數據保護法的消息展開。

法國報紙摘要
法國報紙摘要 RFI
廣告

中國最近通過的新的數據保護法,被視為位列全球最嚴格的數據保護法之列,隨着新的法律的推出,在中國境外存儲和處理數據幾乎成為不可能。《回聲報》駐京記者Frédéric Schaeffer刊出報道指出:面對中國大幅加強監管機制的決定以及新的數據保護法的推出,許多歐洲子公司遭遇額外困難。一方面,是9月1日起開始生效的《數據安全法》;另一方面,是11月1日起即將實施的《個人信息保護法》,此一法案在很多方面參照了歐洲《通用數據保護條例》(RGPD)。對此,數據開發諮詢公司-亞洲55數據(Asie de Fifty-five)負責人司徒睿(Cedric Delzenne)指出:國家不能對科技巨頭積累的如此眾多的數據袖手旁觀,因此決定與歐洲標準看齊。

相關法律不僅擾亂了中國公司的業務,也改變了外國子公司的遊戲規則。從現在起,中國各公司必須檢視其數據存儲和處理方式,以確保符合法律規範。簡言之,從現在開始,中國消費者數據必須在中國境內存儲並處理。

由於數據像勞動力、資本或土地一樣被視為生產要素,中國的監管框架極大地限制了它們向國外轉移。歐盟商會在年度報告中不無遺憾地表示:在中國境外處理數據,如果觸及“國家安全”問題,則被視為非法。而對外國公司而言,“國家安全”這一提法,是一個模糊且寬泛的概念,令外國公司極難做出“明智的決定、並相應地調整其投資策略”。歐盟商會認為,新的法律對包括電信、能源、運輸及部分服務行業在內的“基礎設施”的嚴苛要求尤為引發關注,將“對歐洲公司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除愛立信一類的科技公司之外,汽車、醫療保健、金融等許多處理個人數據的行業都將可能受到影響。這些企業面臨的首要挑戰是:如何從技術上管理它們在中國的業務;第二個挑戰,則是如何協調與母公司的互動關係。

《回聲報》駐京記者在另外一篇報道中,突出介紹了歐洲在華企業的擔憂。報道指出:面對日益顯現打算自力更生的中國,北京的歐盟商會希望能夠知道:中國對自給自足的追求,是否將損及外國企業的利益、以及中國的經濟增長?歐盟商會周四發布年度報告,提出“中國是否還需要外國公司”的疑問。表明上看,在中國開展業務的歐洲公司應該感到滿足,因為中國迅速擺脫了新冠疫情,令它們中的許多企業在2020年實現了創紀錄的銷售業績和利潤。但是,北京打算通過國有企業來加強對經濟的掌控,並減少對世界其他地區依賴的願望,迫使歐洲在華企業思考以下問題:中國是否正在翻過了40年前開始的改革開放政策這一頁歷史?

實際上,已有跡象顯現:中國與世界其他地區隔離的跡象日益明顯,根據2020年進行的人口普查,最近十年來,生活在北京和上海的外國人數下降了28%。而隨着新冠疫情的爆發和中國邊境的關閉,這一趨勢進一步加劇。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