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特別節目

2022美國中期選舉:中美緊張關係陰影下的華裔投票

發表時間:

2022年美國中期選舉投票日臨近,競選爭奪緊鑼密鼓。這次選舉涉及國會眾議院435個議席,參議院一百個席位中的35席。50個州中有36個州同時舉行州長選舉,一些地區也在同一天選舉他們的市政官員。這次選舉關係著未來可能影響總統大政方針推動的國會兩院政治力量格局。一向被認為是投票積極性不高的華裔選民在這次選舉中如何投票?儘管這次選舉活動帶有很大的地方選舉色彩,而外交政策通常也很少是選民最關心的話題,但從本台在華盛頓和紐約了解到的情況來看,高度緊張的中美關係在這次選舉中並不真正缺席。

2022年11月8日,美國中期選舉開始全國投票。
2022年11月8日,美國中期選舉開始全國投票。 REUTERS - JONATHAN ERNST
廣告

亞裔選民投票率呈上升趨勢

亞裔美國人正成為美國社會人數增長最快的團體,而華裔美國人是其中最大的群體。但華裔美國人的投票率和對選舉的關注度在亞裔群體中幾乎是最低。亞裔團體的投票意向近年來已經越來越多地引起美國兩大政黨的注意。

APIAVOTE,是美國一個無黨派的非營利非政府組織。主要目的是鼓勵亞太美國人參與選舉和公民活動,提高自己的政治力量,發出更強烈的聲音。該組織定期對亞太裔選民的投票行為進行跟蹤調查。負責公關以及報告寫作的陳若平女士接受本台專訪時表示,他們注意到亞太裔的投票行為已經出現改變:

陳若平:“其實,我們看到近十年來,亞太裔選民對參與選舉的興趣度越來越高,2020年,差不多60%亞裔美國人參加了選舉,這是有記錄以來最高的百分比。我覺得其中有幾種原因,可能在歷史上,亞太選民不太積極參加選舉,他們不太被共和黨或民主黨重視,但這一點也在慢慢改變。尤其是今年。很多媒體報道都注意到,共和黨對亞太裔選民的重視和投資越來越多。民主黨與亞太裔選民接觸的歷史更長,投資也越來越多。這種長期的接觸就造成在2020年,差不多60%的華裔選民參加了投票,比2016年增長了47%。蠻高的。今年,在華人群體里,我們的調查顯示,77%的人準備去投票。”

競選關注議題:華裔選民排次不同

紐約法律學者,獨立時評人虞平先生認為華裔美國人與美國主流社會在競選中關注的話題大同小異,但“小異”這部分也很重要

虞平:“我覺得在美國生活的華人與其他族裔對公共議題有共同的體感或者說感受,可以說是大同,但是有小異。但這些小異也非常重要,因為它有時候會影響投票的流向。蓋勒普最新推出的民意測驗顯示,前五位美國人最關心的話題,第一是經濟,第二是墮胎權,第三位是犯罪率,第四位是槍支控制,第五位是移民問題。這五個議題中有四個議題對共和黨有利,民主黨只在墮胎權議題上,支持率會超過共和黨。對這些議題,華人也都感同身受。但是華人的排次不一樣。華人在經濟議題上有同感,但犯罪問題在華人中可能就排在第二位。而第三位可能是教育問題。華人對教育問題非常有感,非常重視,尤其關注教育制度中地平權法案。所以最近哈佛大學招生歧視案,華人就非常關注。平權法案如何改革對華人影響很大。

華人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對性別問題有與主流社會非常不同的感覺,比如在LGBT(性少數人群)權益問題上,很多傳統的華裔選民不支持民主黨。儘管50%到60%的華裔(甚至一度曾達到80%)都支持民主黨,但在這個議題上,他們不一定支持民主黨。這個議題本身有時候也會分化一些亞裔的選票。”

兩黨競爭:中國議題“中立化”

近年來,新冠疫情引發的亞裔歧視暴力以及中美日漸緊張的關係是否對華裔美國人的投票影響也產生一定的影響呢?陳若平女士引述APIAVOTE的調查表示,

陳若平:"在反亞裔的這些仇恨的情況下,大家都意識到選舉還是很重要。很多亞裔不再像以前那樣不太參加社會上的各種運動,現在他們也開始參加,覺得no longer stay silent (不再沉默),要站出來。"

"第二點,關於中美關係有沒有影響到他們的投票行為。我們的統計中有一個問題就是,在國家問題上,哪些問題對你最重要,其中有一條就是美國對亞洲的政策有多重要?但答案中這一條排次最低。在這項調查中,對亞太裔選民來說,更重要的議題還是經濟ˎ醫療保健等問題。但中美問題會有一些非直接的影響。比如在候選人的競選活動中,他們談到中美關係或中國威脅這樣的議題時,有些宣傳方式可能影響到反亞裔的情緒,我覺得會有這種情況。"

虞平先生認為,2020年總統選舉中,中國議題確實讓一些華裔選民高調支持特朗普。當時,中國國內政治的發展讓很多在美國的華裔,特別是新一代移民對中國的負面看法特彆強。那麼,四年之後,中國議題是否仍然是可能影響華裔選民投票一項的議題呢?

虞平:"影響還是有,但可能特別是針對個別亞裔候選人的選舉,因為民主黨已經把這個問題(中國問題)“中立化了”,就是說兩黨現在高度一致,都對中國強硬。所以,以這個議題攻擊對方無的放矢,只有對個別候選人可能有效,因為一些候選人和中國的關係比較廣,有歷史。比如加州議員陳介飛(Jan Chen)。他就被別人抓到把柄,因為他在十多年前在加州一個私立學校里引進孔子學院,曾經非常積極地為此奔波。這一點被對手抓住,說他是中國的代言人。是不是代言人?我相信不是,但因為有這段歷史,所以就變成了一個議題,對他個人的選情應該影響非常大。但是總體來看,民主黨、共和黨都在爭,看誰反對中國的聲音更大。所以我說這個問題已經中立化了。本來是可以用來攻擊對方的武器,但對方和你一樣唱高調……¨我覺得,接下來,中國因素對政治的影響沒有那麼大了,因為大家一致了,不再是有一方比如想合作,遭到對方的打擊。我看拜登政府打擊中國的力度比川普(特朗普)還要強。"

80-20促進會:拜登對亞裔關心的議題未予足夠重視

但是,中美緊張關係對在美華人的影響卻可能是決定部分華裔選票流向的一個因素。

美國社會有不少動員亞裔選民參與政治生活,用選票維護自己權益的團體。80-20促進會就是其中之一。該組織董事會成員David Lee向本台介紹說,他們的宗旨是維護亞裔團體的公平權益,希望以團結投票的方式,達到這樣的目的。因為如果80%的亞裔美國人能夠統一投票,就可以在膠着的競選爭奪中發揮特別效應。該組織財務總管Jing-Li Yu告訴本台,為亞裔爭取機會平等、司法公正是該組織最重視的話題,尤其是平權法案,它關係著亞裔青年一代是否可以有平等機會進入名牌大學。但他表示,今年該組織更重要的話題是華裔科研人員面對的各種無理起訴。該組織要求政府停止這樣做。他表示,保護華裔科學家,也是保護所有華裔群體,保護所有亞裔。他認為,令許多華裔科學家人人自危的“中國行動計畫”雖然在特朗普任下推出,但拜登政府並沒有糾正這項行動的偏差,制止對華裔科學家的無理指控。拜登作為最高權力代表應當為此負責。拜登政府已經在2022年2月26日宣布停止執行這一政策,但是Jing-Li Yu認為,起訴華裔科學家的行為並沒有真正停止。

80-20 促進會顯然想借中期選舉,助推參議院右轉,給民主黨一個教訓。

David Lee:“我們關心的是保護亞裔美國人的權利。我們認為拜登總統沒有對亞裔美國人關心的議題給予足夠重視,所以我們要讓他為此負責,對沒有支持亞裔在大學入學問題上的立場負責。我們要傳達這樣的信息,要讓參議院的多數從民主黨轉向共和黨。我們並不特別要支持某一個政黨,但我們密切關注亞裔美國人權益,我們為亞裔美國人 關心的議題投票。”

目前,民主黨與共和黨在參議院各佔50個議席。在本次中期選舉中,14個民主黨議席和21個共和黨議席參加選舉。不少民調顯示,民主黨很有可能失去在眾議院的多數席位,能否保住在參議院的微弱多數因此更顯重要。

美國華人聯合會會長:中美交惡,美國華人最先受到影響

2016年2017年成立的美國華人聯合會,是一個以大陸新移民為主的團體。該組織的宗旨之一也是提倡華人在美國的公民社會參與,包括政治參與。該組織本身雖然遵循無黨派原則,但也設立了可以在競選中表明態度的機構。該組織現任會長薛海培先生介紹說,從族裔角度,相同條件下,他們優先支持華裔或亞裔候選人。但從政治目標角度,他們最關心的是候選人對華人社區的利益是否有利,是否就華裔ˎ亞裔社區關心的議題給予幫助。但中美關係惡化的影響已經成為他們目前最重要的議題:

薛海培:“美國華人的政治生存環境現在很糟糕。由於中美交惡,美國華人最先受到影響。比如最近這兩年的“中國行動計畫”。在我們和其他華人組織、亞裔組織,還有各種各樣的社會組織一起努力下,這個行動計畫後來被取消。像這樣一些已經傷害到華人社區利益的議題,是我們現在最重要的努力。我們在全國各地看到有些候選人主動出來說事兒。比如目前在洛杉磯的一名候選人用“抹紅”的方式,說他的競選對手,一名台灣裔候選人是中國共產黨的最佳候選人……我們覺得這很像麥卡錫主義的抹紅方式。我們絕對不允許這種現象。我們就決定反對這位國會候選人。”

但中美關係緊張也會在美國華人聯合會內部激發不同意見。

薛海培:“美中關係這麼緊張,有些問題就變得非常敏感。我們像夾心餅乾,夾在中間。不是說我們在政治上的或法律上的選擇有猶豫,而是由於我們作為第一代移民的獨特背景,比如,很多朋友都在中國有家人,經常會回中國,跟中國可能有很多來往、交流。這些原來不是問題的問題,現在有些時候就變成了問題:是不是要選邊站?還有一些政治上很敏感的決定,如果我們支持或者反對,比如我們幫助一些華裔科學家維權,他們有被冤枉的狀況,被政府指控是間諜或偷了什麼技術給中國,但最後其實不是這樣。但像這樣的事情我們站出來表態支持,尤其是那些對中國政府不太感冒的那些人,就會說我們這樣做,實際上、客觀上是在幫助中國……但我們是從美國華人作為這個國家的公民,應該享有的權利和義務出發,從作為美國人的角度來看這些問題。但是,因為我們這些人的特殊背景,大家常常會把我們和中國聯繫在一起,以至於內部是會有一些不同看法。”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