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人口普查

華爾街日報說 流動人口為中國人口普查增添阻力

中國於周一啟動全國人口普查,目的是讓共產黨對一個流動性越來越高的社會增強了解,但這次普查也揭示了公民越來越強烈的隱私意識──以及對政府的不信任感。華爾街日報署名佩奇採訪報道,很多中國人不願向政府透露私人信息,如今,人們對政府的依賴越來越少。 

路透社照片
廣告

中國人口普查每十年進行一次

全國人口普查每10年進行一次,2000年中國的人口總數是13億。北京的領導人希望本次普查將就國民生活狀況發掘出前所未有的豐富信息。其中尤為重要的是,政府將努力計算出精確數字,確定從鄉村大量湧入城市的流動勞動力和違反獨生子女政策出生的超生兒童究竟有多少。

但當600萬普查人員在8月和9月進行調查演練的時候,他們遇到了人們的強烈抵觸,其程度讓人吃驚。10年前,多數人對人口普查都是毫不猶豫地配合。

20年前曾參與普查的60歲退休婦女李鳳英今年再次受聘,任務是收集自己在北京市中心所住的樓房內117家住戶的信息。她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說,這事真不容易!進行得不是很順利,挨了不少罵。

她說,117家住戶當中有30戶要麼是拒絕開門,要麼是不出示正式文件。她說,其中很多是租住在這些單元房裡的打工一族,有時候是四到五戶合租。

她說,過去,人口結構簡單,樓里的居民大多是常住人口,我們彼此都很了解。現在住在這裡的有很多外來的流動人口;而且,現在的人的思維與原來也大不相同,他們有自己的想法,不願意公開自己的隱私。

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負責本次人口普查,他曾親自呼籲人們予以配合。全國各地都張貼着官方宣傳資料,有的寫着“媽媽,別忘了告訴普查員:我也是人口普查的對象!”

而據官方媒體報道,一些遭到抵制的普查人員採取的辦法則是在打工者的宿舍里數床和牙刷的數量。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學家張翼說,諸如此類的問題折射了過去10年整個國家發生的社會變遷。在2000年,大多數人的工作、住房和福利都依靠國家,而今天,多數人都在私營企業工作,有他們自己的住房,很多人覺得政府在他們日常工作中更多起到的是妨礙而不是幫助作用。

流動人口帶來的巨大困難

政府最關注的一個問題是流動人口,流動人口提供大量廉價勞動力從而推動經濟增長,但同時也是社會不安定的最大潛在來源。2000年人口普查結果顯示約有8億農村人口,但流動人口是按他們註冊接受社會福利的戶籍所在省進行統計,而不是被計入工作所在地人口。

每年一度的調查都對城市和農村人口估測進行更新,但中國專家說,地方官員為了提高人均收入等經濟統計數據而故意低報外出務工人數,因此這些預測數據通常都不準確。中國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司司長馮乃林說,今年的人口普查將會試圖解決這些問題,對這些外來人口的居住地和工作所在地進行統計。

然而,問題在於,這些流動人口不願意配合,他們擔心被房東趕走或丟了工作,而僱主們也沉默不語,因為他們擔心會因違反勞動法規而被課稅或罰款。馮乃林本月早些時候對記者說,流動人口對我們的人口普查來說是個相當大的問題。

計畫生育政策接受檢驗與考驗

另一個問題是如何統計超生的小孩,因違反計畫生育政策,若父母不交罰款,他們就無法享受教育、醫療及其他公共福利。政府希望將這部分人納入統計從而準確的計算中國的出生率和性別比,這兩者是中國政府決定明年是否放寬計畫生育政策的重要指標,因此,政府減少了對超生父母的罰款,最低可只收取標準罰款的30%。

更富裕的城市父母似乎對此反應良好,但他們往往也最不願意透露其他的個人信息,尤其是有關財產和財務狀況的信息。

41歲的竇先生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在北京擁有一家禮品製作公司,妻子在四月份生了第二個女兒。他同意為這個孩子上戶,並支付18.6萬元人民幣的罰款,也就是標準罰款的70%,但他說反正他原本已經準備支付更高數額的罰款了。

他還說,人口普查工作人員第一次入戶時他很誠實地作出回答,但對一些更具體的問題有所保留,尤其是他的財政狀況。他說,人們不願向政府透露私人信息,如今,我們對政府的依賴越來越少。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