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司法獨立

攻擊法官新一波:建制議員誣陷法官偏頗踢鐵板 司法機構澄清指控非事實

在新一輪建制派攻擊香港司法獨立的輿論戰中,兩名民建聯議員以未經查證的「匿名信」,指稱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馬道立曾召集全體裁判官出席講座,當中,高院法官黃崇厚表明,審訊最近的「黑暴」案件時,除非有十分穩妥證據定罪,否則可以疑點利益歸於被告將其脫罪。司法機構深夜發稿否認,指「匿名信」內容以至指稱講者所發表的談話內容,均非事實。

建制派議員在短片誣陷法官,並刊登被批法官(左小圖),與大公報(右小圖)互相呼應(法廣製圖).jpg
建制派議員在短片誣陷法官,並刊登被批法官(左小圖),與大公報(右小圖)互相呼應(法廣製圖).jpg © 香港特約記者麥燕庭
廣告

中國官媒和香港建制派傳媒去年曾批評香港法官判案,甚至質疑外籍法官的作用;及至近日,中方不滿法官「輕判」反修例示威者的聲音再現,律政司亦以數宗案的判刑過輕而提出上訴,律政司長鄭若驊更在8月30日發表網誌,指「任何人都會犯錯,法官也不例外」,若法官在法律觀點上犯錯、錯用酌情權、因嚴重程序或其他失當致裁決不公,律政司要決定是否上訴或申請複核刑期。翌日,《大公報》以題為《暴徒保釋紛着草 市民質疑法官失職》為題,作出全版報道,甚至點名五名法官在十宗案件的判決「被指偏頗」。

除媒體外,建制派議員亦加入輿論戰,屬建制政黨民建聯的立法會議員葛佩帆和周浩鼎,昨(2日)天在社交媒體臉書上載片段,以「法官是否涉嫌集體妨礙司法公正?馬道立必須交代!亂批保釋=鼓勵走佬?」為引子「爆料」。葛指出,收到一封沒有上款和下款、但文中自認是「藍色法官」(即保守或建制派的法官)的匿名信,內容是有關7月3日一場由首席法官馬道立召開、有關公義的講座,她聲言不知道信件內容真假,但已向一名她認識的法官確認,當日曾舉行相關講座,但對方沒有向她講述會議的「全部內容」。

接着,身兼律師的周浩鼎議員在位片念出信件大致內容,指單由法官黃崇厚發言的講話中,黃告誡在場裁判官,審訊時須謹言慎行和顧及市民感受,又指黃不點名批評「藍絲」法官說話要小心,不要觸怒市民等。周浩鼎說,若信件內容屬實,將令公眾質疑司法系統的中立原則及專業,並傷害司法系統的聲譽,要求司法機構清楚交代。

司法機構深夜就7月3日一場講座的匿名信件作出響應,顯示葛、周二人短片所述,由主題到內容均非事實。司法機構指出,講座主題為「司法公正及公眾信心」,即葛、周二人在短片中所指的主題不對。另外,司法機構指,「匿名信中指稱講者所發表的談話內容並不屬實。再者,終審法院首席法官沒有如該匿名信所指,在該講座後與任何裁判官開會,因此匿名信的有關內容亦不屬實。」

葛佩帆和周浩鼎今早沒有響應電台節目的邀請討論事件,而身兼大律師的民主派議員楊岳橋則表示,葛、周二人作為有公權力的議員,難以想象他們可以如此不負責任。他又說,周浩鼎既然認為法官不應分黃藍(標籤政見不同),依然引述該封未確認的信件挑釁司法機構,是愧對律師身分。

根據公開資料,截至8月中,涉及反對修訂逃犯條例運動而被捕的,有9672人,當中,471人已完成司法程序,近八成半須承擔法律後果,即被定罪或簽保守行為等。在不同案件中,有民主派人士認為判刑過重的,亦有建制派人士認為判刑過輕,甚至認為法官讓指控罪名嚴重者保釋亦是一種縱容。葛佩帆便在上述短片中指,日前被中國水警截獲的12名潛逃人士中,有7人的保釋由首席裁判官錢禮作出。

錢禮、黃崇厚及何俊堯均曾在《大公報》88月31日的全版報道中被點名偏頗。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