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香港/美國

美國一委員會建議制裁香港司法人員 罕有質疑港美聯繫彙率

香港司法人員受美國制裁的壓力上升。美國國會的美中經濟與安全審議委員會年報指出,中國藉《港區國安法》摧毀香港的司法體系,建議國會對香港的司法獨立進行年度檢視,在有需要時,制裁包括外籍法官在內的司法人員;報告更罕有地另闢段落,質疑香港金融管理局維持港幣與美元掛鉤的聯繫彙率能力。

國安案件訊審不合規之處繁多,而香港法治排名亦連年下跌。
國安案件訊審不合規之處繁多,而香港法治排名亦連年下跌。 © 美國喬治敦大學法治中心報告圖片
廣告

香港政府發聲明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指報告對香港作出失實言論和污衊抹黑。發言人批評委員會以政治凌駕法治,一再透過所謂「報告」干預香港事務,重申要求個別美國政客立即停止干涉純屬中國內政的香港事務。 

由國會兩黨領袖委任成員的美中經濟與安全審議委員會在當地時間周二(14日)向國會提交年度報告,指透過引入傾向中國的機制丶設置忠誠的法官,以及委任以中共利益為先的特首李家超,香港現已全在中國掌控之中;此外,港府加強在境外執行《國安法》,亦反映中國的強大影響力,使香港的法律制度備受摧毀。凡此種種,迫使更多港人離開,而香港商業環境亦日漸被來自中國的資本和人才所主導,令香港只是一個中國城市丶而非國際城市的狀況進一步確立。

報告直言,北京努力重建香港的國際形象只是在塗脂抹粉,目的純粹是吸引外資,事實上,在李家超班子手下,香港的民主機制和活躍的公民社會已被反轉,香港的政治丶司法丶宗教及教育系統均在中共控制之中。

立場較為強硬的經安會在年報中對香港多方面作出負面評價,特別是司法方面,例如直指美國商界丶遊客及學子不能再信賴香港法律制度或執法部門,甚至質疑香港法庭不能「公平處理商業法律爭議」,而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被控觸犯國安法及其他法例的多宗案件,更反映當局對中共「眼中釘」的司法偏見。

報告又關注以英國國民(海外)護照(簡稱BNO)移民的港人未能提取其強制性積金的問題,形容有關做法是港府對相關人士的「懲罰」手段,使他們難以在英開展新生。報告引述香港監察凡研究指出,有約9萬名BNO持有人無法提取強積金,涉及金額27.4億美元(215億港元)。而拒絕港人取回自已的強積金供款機構中,有總部設於美國的保誠集團和總部在英國的香港上海滙豐銀行。

立場偏向強硬的經安會在報告中建議,國會可考慮採取進一步措施,防止美國金融機構配合港府去侵擾港人的移民權利丶扣起移民港人應得的合法退休基金。 

另外,委員會又建議國會修訂《香港自治法》,把司法獨立有否受到限制增訂至每年的檢視範疇中,一旦確認中港政府幹預司法系統,令公平而獨立受審的權利受到干擾,便對相關司法人員作出制裁,在香港終審法院任職的外籍法官亦不能倖免。

在委員會發表報告前不久,美國跨黨派議員提出《香港製裁法》草案,要求制裁49名與執行國安法有關的警隊丶檢控及法官,而單是國安指定法官便佔了近半。而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CECC)更早在5月已發表報告,促請美國政府制裁 29名有損香港法治的法官。

委員會看淡聯彙 憂香港過於人民幣化

報告另一惹人關注之處,是委員會罕有地質疑香港金融管理局維持聯繫彙率的前景。在題為《港元受脅迫》(Hong Kong Dollar under Duress)的欄目中,委員會指出,在去年5月至今年6月期間,香港金管局按聯繫彙率機制,在港美彙率達到弱方保證範圍時,曾逾40次「賣美元丶買港元」以維持港美彙率在1美元兌7.75元至7.85港元,耗資270億美元,令當地銀行體繫結餘由2021年高位下跌九成至今年6月的450億港元,創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的最低水平。報告指出,金管局維持聯繫彙率正面臨壓力,有耗盡香港財政能力之虞。

該欄目又指出,港彙波動壓力會導致港府金融當局質疑港美貨幣掛鉤的持續性,事實上,外界正猜測北京有意讓香港向離岸人民幣發展,但委員會認為,此舉將有損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亞太工商研究所名譽教研學人李兆波向自由亞洲電台指出,聯繫彙率暫時不會受影響,但市場「唱淡」聯繫彙率,會削弱市場對港元的信心和投資意欲,亦會令港府需花費更多外彙儲備來捍衛聯繫彙率,窒礙經濟發展,長遠打擊香港投資市場。

另外,經濟時事評論員利世民亦認為,委員會是憂慮香港過於走向「人民幣化」,增加美企在香港的投資風險。

聯繫彙率自1983年起實行,被視為穩定港元彙率和便利兌換的措施,使香港營商環境更可預見。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