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香港/政治

香港特首惹火言論疑被屬下官員「河蟹」

中國官媒「河蟹」(「和諧」之意)不同聲音之風吹到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前(20日)天出席一個研討會時,不點名地指她與著名藝人劉德華因為推動在大嶼山填海造地而成為網絡欺凌目標。其言論引起不少質疑,指具有公權力的她,把批評政策的聲音模擬為網絡欺凌,是引用不當,有學者更促請她應有接受批評的胸襟。政府新聞處其後發稿時,雖有談及網絡欺凌,但卻沒有她自稱受欺凌之說出現。

林鄭月娥2018年10月20日下午出席前財政司長梁錦松主辦的「教育的香港故事──下一章」研討會致辭時自稱受網絡欺凌,但此言論沒有在新聞處稿件上出現。
林鄭月娥2018年10月20日下午出席前財政司長梁錦松主辦的「教育的香港故事──下一章」研討會致辭時自稱受網絡欺凌,但此言論沒有在新聞處稿件上出現。 香港政府新聞處圖片
廣告

林鄭月娥20日下午出席前財政司長梁錦松主辦的「教育的香港故事──下一章」研討會致辭時大談教育之道,指教育須兼具知識、技能和態度,而社交媒體信息膨脹,衝擊着青年人的價值取向,同時,沉迷網遊、網絡欺凌等社會問題亦困擾各國,「例如最近我本人同埋劉德華先生就因為同一議題成為網絡欺凌的目標」。她接著說,她認為光有科技知識而無品德道德的人,如網絡黑客,對社會構成危險,須培養下一代的正向思維。

她沒有點名受「網絡欺凌」的議題是什麼,但她早前在施政報告記者會上曾為藉名藝人劉德華抱不平,指劉在報告公布前數天為支持大嶼山填海計畫旁白,遭到網民抨擊,並強調事前沒有和劉德華「夾過」。而她的大嶼山填海計畫亦備受批評,相信她指被「網絡欺凌」的「同一議題」便是指計畫填海1700公頃的明日大嶼願景。

她的「網絡欺凌論」在媒體的實時新聞上出現後引起反響,有網民反指她「權力欺凌」港人;亦有人在網上指她早前處理超強颱風「山竹」襲港後沒有因應道路癱瘓而宣布停工,被市民責罵時不是說過「拿特首來出下氣,無問題的,特首是可以給人罵的」嗎?為何現時不能接受港人對大嶼山填海的批評?

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鍾劍華更指出,「網絡欺凌」的概念不適用於特首這類公眾人物和政治領袖身上,其情況與一般人或學生被網絡公審不同,是錯誤引用「網絡欺凌」。他鑾稱,特首可以在不同平台宣講其政策和想法,反而市民的言論自由卻受到限制,可以說是對市民一種政治上的欺凌。

有趣的是,當網上評論仍在發酵之際,政府新聞處晚上發出她的致辭「全文」時,並沒有把「例如最近我本人同埋劉德華先生就因為同一議題成為網絡欺凌的目標」的說話放進去。一般來說,官員講話均以最後發表時為準,即使上述比擬不在擬定講稿中,最後發出的原文稿亦應以發言時為準,鄭的「惹火」內容「被消失」,引起外界質疑屬「河蟹」之舉。

特首辦公室響應傳媒查詢時表示,特首的致辭文本一般記錄她在有關活動的主要致辭內容,供大眾和新聞界參閱。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