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北美來鴻

“石頭”周鋒鎖

發表時間:

“石頭”周鋒鎖, 周鋒鎖是六四屠殺後流亡美國的中國89民運學生領袖,怎麼成了“石頭”?

北美來鴻
北美來鴻
廣告

 周鋒鎖是六四屠殺後流亡美國的中國89民運學生領袖,怎麼成了“石頭”?這稱號是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屬下的《環球時報》所賜。起因於旅居美國舊金山的周鋒鎖近日接受《美國之音》專訪,談89一代的理想主義,批評一些人對自己曾有的理想和六四屠殺“選擇遺忘和沉默”。這次訪問引起《環球時報》的注意,該報總編輯胡錫進以“單仁平”的筆名發表評論,稱周鋒鎖與流亡海外的89一代“26年潮來潮去,他們像沉入河底的石頭”。

《環球時報》是一份政治黃色小報。就像許多大報都要辦一份黃色小報或者周刊一樣,《人民日報》辦《環球時報》,是想與自己正人君子的面孔取得一種平衡。《人民日報》選擇胡錫進主持《環球時報》報政,也是人盡其才,此君善於以插科打諢的方式談論政治話題,有時頗為有趣。不過這次胡錫進談周鋒鎖,卻不敢提“89民運”和“六四屠殺”這兩個關鍵詞,令周鋒鎖大為不滿。他還不如不談,談了,面對堅持89民運理想和不忘六四屠殺的周鋒鎖,他反而顯得乖張猥瑣。說到底,胡錫進是當不上政治大戲主角那種臉上塗著一個白鼻子的角色而已,這又令周鋒鎖對他很不屑。

“單仁平”說周鋒鎖是一塊沉入河底的石頭,然而他到死也不會明白周鋒鎖是一塊多麼不同凡響的石頭。26年潮來潮去,周鋒鎖對中國的民主、自由、人權、社會公正追求矢志不渝,絕非靠為人類歷史上最殘暴最腐敗的共產黨耍筆桿子,換個一日三餐的胡錫進可比。周鋒鎖曾擔任的舊金山“中國民主教育基金會”會長,該會成立28年來,評出50多位中國傑出民主人士,全都是最崇高、最勇敢的中國人,將他們的事跡連在一起,就是一部中國近代民主運動史。而周鋒鎖創建的“人道中國”,是被美國主流社會認可並獲得美國主流社會支持的人道救助組織,僅去年便為100多位生活面臨絕境的中國良心犯和他們的家屬提供幫助。這兩個組織,又豈是《環球時報》可比。

流亡26年來,周鋒鎖不懼逮捕坐牢,開拓政治流亡者的回國之路。六四25周年,他響應“重回天安門”的號召,隻身闖關回國,於6月3日晚間到達天安門廣場。89年的此時,中共軍隊正開着坦克車、端着衝鋒槍,在這裡碾壓和掃射和平請願的北京學生和市民。周鋒鎖這輩子也不會像“單仁平”杜撰的那樣:什麼證明回故里對國家無害,而是鮮明的宣示:他要為結束中共一黨專政、平反六四、在中國實現民主憲政而回國。今年六四紀念日,周鋒鎖在演講中大聲宣布:即使中共統治中國500年,他也要反對中共500年,何等的豪邁氣概和浪漫情懷!

周鋒鎖和他的89民運夥伴們就是這樣的“石頭”  堅硬無比,任憑潮來潮去,不改本色,不屈不撓,屹立不搖。周鋒鎖近日在發給朋友的電郵中,表示自己以成為這樣的“石頭”而自豪。中國,因為有周鋒鎖這樣的89一代,而充滿希望;中共,因為有周鋒鎖這樣的89一代,而寢食不安。

“單仁平”的評論,使得《美國之音》對周鋒鎖的一次普通訪談,意義格外重大。周鋒鎖所堅持的89一代的理想主義、所念念不忘的六四屠殺,提醒着、激勵着更多的人,不僅僅是89一代。政治黃色小報不止一次起着任何媒體起不到的作用,白鼻子總編輯在一場場政治大戲中常常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