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歐洲思想文化長廊

憲政制度的故鄉英國: 莎士比亞的悲劇之 一 《奧賽羅》 (Othello) (上集)

發表時間:

「提要」 《奧賽羅》 (Othello) ,一個威風凜凜、戰無不勝的統帥。論事業,他是國家的保衛者。論生活,他贏得了美麗的少女泰斯特蒙娜的芳心,而這位少女是威尼斯最有權勢的家庭的掌上明珠。一時間,奧賽羅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但結局是他的徹底毀滅。這隱藏在背後的摧毀性力量究竟是什麼?

英國文豪莎士比亞
英國文豪莎士比亞 Wikimedia Commons
廣告

問:看來我們談莎士比亞的戲劇,要先從悲劇開始了?

答:是的,因為在講劇情之前,我想用最簡單的話來概括一下什麼是悲劇。最早給悲劇概念下了定義的人是希臘大哲亞里士多德。他在《詩學》中說,“悲劇是對於一個嚴肅、完整長度的行動的模仿。它的媒介是語言,藉助各種富有修飾功能的語言,在劇中各部分使用。模仿方式,是由人物動作的表演來表達,而不是採用敘述,以此引起憐憫與恐懼的情感,並使這類情感得以凈化”。這是個經典定義,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凈化”(katharsis)一詞,這個希臘字還有宣洩、陶冶的意思。所以有人把悲劇理解為觀眾借舞台上發生的、讓人恐怖、悲傷的情景,宣洩掉因自己心中的恐懼造成的壓力。觀劇是一個心理過程,katharsis是個心理學詞彙,宣洩、陶冶、凈化,都是心理過程。單純的宣洩是有所失而無所得,陶冶、凈化則是有失有得,讓心中那些齷齪的東西因受到劇情的感化、啟發而被拋棄,讓自己獲得崇高和純凈的感受。在談到悲劇的戲劇情節時,亞里士多德又提出情節三要素,突轉、發現與苦難。

問:這三要素屬於寫作技巧?!

答:是技巧也是劇情發展的通常規律。突轉,是指劇情在誰也沒有預料的敵方,爆發出突然事變,使觀眾的心理預期落空而產生意外效果。發現,是指劇情發展中,故事鏈條一點點呈現出來,是一系列的小轉折。苦難則是戲劇的悲劇性終結,用亞里士多德的話說,“苦難是毀滅或痛苦的行動,例如死亡,劇烈的痛苦、傷害”。我沒有證據說莎士比亞熟悉亞里士多德的悲劇理論,更大的可能是他沒有讀過那些古典戲劇理論,但他的悲劇都自然合乎這些要求。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兒。

好,我們現在回到悲劇《奧賽羅》。這部戲中有幾個關鍵人物。奧賽羅,一位摩爾貴族,為威尼斯政府服務,他神勇剛健、屢建戰功。他是一位黑人。所謂摩爾族,是指中世紀征服伊比利亞半島,也就是如今西班牙、葡萄牙這塊地方的北非穆斯林。人種學家把摩爾人分為兩類,一類是柏柏爾人,一類是哈拉廷人,也稱摩爾黑人。奧賽羅應該是哈拉廷摩爾人。第二個主角是伊阿古,一個心地邪惡的小人,他是奧賽羅的掌旗官,是摧毀奧賽羅的黑手。第三個主角是泰斯特蒙娜,威尼斯元老之女,奧賽羅的妻子,一位美麗、勇敢,充滿愛心的女子,後被奧賽羅殺死。第四個是凱西奧,奧賽羅的副將,一位正直、忠誠的青年軍官,被誣陷與泰斯特蒙娜有染。羅德里戈,泰斯特蒙娜的一個追求者,被伊阿古當作毀滅奧賽羅的工具。艾米麗亞,伊阿古之妻,揭露真相的關鍵人物。

問:從這幾個人物身上,我們似乎能感到一部驚心動魄的悲劇。

答:是的。讓我來講這個故事。第一幕,情景發生在威尼斯。最先上場的是伊阿古和羅德里戈。羅德里戈上場就責怪伊阿古花了他很多錢,卻沒給他辦成事兒。伊阿古答應他要辦什麼事兒,他卻沒有說。但是他對伊阿古強調說,“你告訴我,你恨死他了”。恨誰,他也沒有說。可是伊阿古一回話,整個戲的線索就開始顯現出來。伊阿古說,“我要是不恨他,你從此別理我”。跟着他就說出了原因,“這城裡三個當道要人,親自向他打招呼,舉薦我做他的副將。憑良心說,我知道自己的價值,難道我就做不得一個副將?可他眼裡只有自己沒有別人”。莎翁在這裡點出了伊阿古仇恨奧賽羅的第一個原因。接着,他就透露出,是凱西奧被提撥當了副將。伊阿古接著說,“我呢,卻只在這位黑將軍的麾下,充一名旗官”。觀眾到這兒,就可以猜出,他口裡這個他是誰了。他就是那個黑人奧賽羅。這個黑字很重要,因為它表現出伊阿古的雙重的仇恨,一個白人要在黑人手下當差,而這個黑人拿他不當回事兒。

問:莎翁在此似乎點出一個種族問題。

答:你的感覺非常對。有許多評論家都認為,種族問題是這部悲劇的一個重要因素。在十五、十六世紀的歐洲,黑人的基本地位就是奴隸。可這位黑摩爾人奧賽羅,居然成了軍事統帥,而且能決定伊阿古這種白人軍官升遷的命運。《紅與黑》的作者司湯達有一部文藝論集《拉辛與莎士比亞》。他在分析莎士比亞《奧賽羅》這部戲時,講了一件事情,1822年8月在美國巴爾的摩,有一個在劇場負責保安的士兵,看到正在舞台上演出的奧賽羅親手掐死了泰斯特蒙娜。他就大喊起來,“從來沒聽說過一個該死的黑人,當著我的面殺死一個白種女人”,然後拔槍射擊,打傷了演奧賽羅的演員。司湯達認為是這個保安產生了幻覺,以假當真,其實這個幻覺的背後是真實的種族觀念。那麼心中深藏着仇恨的伊阿古,想幹什麼呢?我們來聽他本人怎麼說。“有一種人,表面上儘管裝出一副鞠躬如也的樣子,骨子裡卻是為他們自己打算。看上去好像替主人做事兒,實際上卻靠着主人發展自己的勢力,等撈足了油水,就可以知道,他所尊敬的其實是他本人。這種人還算有幾分頭腦,我自己就屬於這一類。我這樣對他陪着小心,既不是為了忠心,也不是為了義務,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才裝出這一副假臉”。莎翁在這裡鋪墊好往後伊阿古所有行為的動機。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他想方設法毀滅別人。但在干這些壞事時,卻永遠是表現得忠心耿耿。緊跟着,他就要唆使泰斯特蒙娜的追求者羅德里戈到泰斯特蒙娜的家去鬧場。我們下次再接着講。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