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歐洲思想文化長廊

宗教改革的鬥士馬丁·路德第十五節 路德與德國農民戰爭之四——我的王國不在此世

發表時間:

「提要」路德對閔採爾農民起義大加攻擊,因為他堅定地認為,上帝的意圖只能在秩序中體現,塵世的苦難只是天路歷程的必要一步,《福音》不是世俗政治的教科書,而是天國的啟示。

馬丁.路德 Martin Luther en 1528 par Lucas Cranach l'Ancien.
馬丁.路德 Martin Luther en 1528 par Lucas Cranach l'Ancien. © Wikipedia
廣告

問:照路德的說法,一個好基督徒是不能參與到暴亂之中的。

答:這是一個很難一概而論的問題。有史家認為,路德對農民起義的看法,使他徹底喪失了自己身上的人民性。這話有一定的道理。我們看看他怎樣詛咒農民起義。他說,“這些貪得無厭的扒手,現在竟盜用上帝的名義,大吹大擂,自鳴得意,好像世界是他們創造的。其實,他們都是我生平未見過的窮困潦倒的流浪漢,走到哪兒臭到哪兒。現在可好,連拯救他們的上帝都不放在眼裡了”。有人說,路德反對閔採爾,是因為他親眼看到了一些起義隊伍,燒殺搶掠的暴行。但這並不能完全說明路德思想的實質。呂西安·費弗爾的一段話說得很好,“路德是基督教世界的先驅。為了擴大基督世界的影響,按照上帝向他所宣示的內容宣講,是他在世間的使命。而且是他唯一真正的使命。他認為,基督世界與當時所有問題都沒有關係,福音不會去管世俗的事務,也不理會世上是否公正。而受苦受累,順從對自己的不公正,背負十字架是基督徒的本分,是其在世上的命運,要以謙卑之心來接受,否則就不是一個好基督徒”。也就是說在路德心目中,基督徒的好世界並不在此世,而受苦受難是基督徒在塵世的本分,這讓很多人不理解。因為路德不斷強調基督徒是自由的,甚至他的優越之處就是自由。

問:難道自由是苦難的一部分嗎?

答:問得好,這是路德思想的一個關鍵點。在他的名著《論基督徒的自由》中,他說,“一個基督徒是一切人中最自由的主人,不受任何人管轄。一個基督徒是一切人最忠順的奴僕,受每一個人管轄”。他甚至認為,“基督雖是萬物之主,但仍然是由一個婦人生出來的,仍然要服從眾律法。是自由的,同時又是一個奴僕。具有上帝的形象,又具有一個奴僕的形象”。他的這個判斷,依據的是人的靈肉世界的兩分,他說,“人有雙重本性,心靈的和肉體的,就人們稱之為靈魂的那個心靈的本性來說,他是屬靈的,內在的,新的人。就人們稱作肉體的那個形體本性來說,他是屬肉體的,外在的,舊的人”。他引《保羅書信》中的話說,“雖然我們外在的人毀滅,內心的人卻每日更新”。這樣,路德就嚴格區分了兩個世界,而這兩個世界的價值卻不同。作為一個基督徒,他的任務是追求屬靈的世界,在那個超越的世界裡,福音中的理想才能實現。他並不在意塵世的王國,因為福音書中耶穌基督說過,“我的王國不在此世”。而閔採爾卻要在塵世實現屬靈的王國,實現現世的公平正義,為此不惜訴諸暴力。路德不同意閔採爾,甚至詛咒起義的農民。路德自己辯護說,“肉體健康強壯,就無所拘束和充滿生氣,他吃喝,隨自己喜愛而行動,但如果受邪惡奴役的最不虔誠的人,在這些事情上能夠隨心所欲,那對靈魂有什麼好處呢?另一方面,不健康,受拘束,忍饑受寒,以及別的任何壞事兒,如果降臨在人類中間最虔誠的和良心最純潔,最自由的人身上,又能對靈魂有什麼損害呢?”從這話就能看出,路德最關注的是靈魂的得救,而塵世生活的苦難並不影響一個人能否最終得救,這我們在前面已經講過,人的得救完全來自上帝的恩寵,這是“因信稱義”的必然結果。相反,如果你打破塵世的秩序,奪取本不屬於你的地上財富,這才是真正陷入了無法得救的罪孽。所以他斷言,“前一類和後一類的事情,與靈魂的自由和奴役都不相干”。他的這個信念也出自《聖經》,比如《新約·雅各書》第五章說,“弟兄們啊,你們要忍耐,直到主來。看哪,農民忍耐,等待他最寶貴的出產,直到得了秋雨、春雨”。

問:難道路德會認為塵世的不公正是合理的嗎?

答:不是的。他同情農民也斥責領主、貴族的為富不仁,但是他認為,農民受苦,貴族暴虐,似乎是一種上帝安排的秩序,王公的惡行最終是要上帝來裁判,而不是靠農民起義,劫掠莊園,殺死貴族。所以他說,“是上帝在蒙蔽王公們的眼睛,使他們看不到這些巨大的危險,上帝是要通過王公們的輕率與暴政,來達到自己的目的”。這個意思,很像後來黑格爾所說的“惡,是推動歷史的動力”。費弗爾對這一點有一個很清晰的解釋。在他看來,路德相信王公貴族是苦難之源,但這同時也是上帝給予的苦難,上帝默許他們用恐怖的手段在社會中建立一種似乎是有目的的秩序,儘管這個秩序是專制統治,這些令人惱火的人,還是社會秩序中少不了的人,還合理合法,不論他們有多少不是,在世俗秩序中還得尊重他們。這個秩序就是王公是王公,農民屬於他們,但是在精神世界中,王公沒有絲毫的特權,在上帝面前,所有基督徒一律平等。這就是我們要給聽友們解釋的,路德是在這兩個世界之間生存的人,只是他沒有論證清楚,這兩個世界是如何交通的。只是簡單地強調“因信稱義”,他相信人就是一個複合體,一半是屬靈的基督徒,直接和上帝打交道,另一半是屬於塵世的卑賤的生命,要服從王公貴族的意志。說他是自由人,只能在屬靈的世界,那裡的規則是神意,所以才會有仁愛和公正。像閔採爾那樣,要在人間建立天上王國,只會造成暴力、流血、混亂而一無所獲。所以路德說,“叛亂帶來遍地的謀殺與流血,造成無數孤兒寡母,顛倒了一切的秩序”。為此,他公開呼籲王侯君主要拿起刀劍,他說平定叛亂的人是上帝的使者。

問:路德的這個態度會使他的名聲在農民中大受損傷吧?

答:當然。原來崇拜路德的那些農民開始大罵路德是偽君子、叛徒,閔採爾公開說,路德反對羅馬教廷,結果是他自己要當新教皇。而路德這個人特別倔強,你越罵他,他越來勁兒。聽到閔採爾的責難,他寫了一篇文章《論世俗權威》,公開宣稱人就要服從國王,即使他不公正,簡直是“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路德的這些論點,雖然有他的自身邏輯,但我認為從根本上他是錯的。閔採爾的激進行為,有他的理由。其實,路德到了晚年對他的這些激進的言論有所反省,我們下次再談。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