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歐洲思想文化長廊

宗教改革的鬥士馬丁·路德第九節 基督教世界的分裂——新教的誕生

發表時間:

「提要」路德公開向教皇挑戰,這標誌着基督教會的第三次大分裂,就是羅馬天主教與新教的分裂,這次分裂對世界歷史的影響,無論怎樣強調都不過分。

馬丁.路德 Martin Luther en 1528 par Lucas Cranach l'Ancien.
馬丁.路德 Martin Luther en 1528 par Lucas Cranach l'Ancien. © Wikipedia
廣告

 問:上次我們講到教宗對路德的絕罰象徵著基督教世界的分裂,此事意義重大。今天,我們是不是給聽友們更詳細地介紹一下。

答:好。1520年6月,教皇列奧十世發布通諭,這就是著名的《斥馬丁·路德諭》。這個通諭是專門針對路德的九十五條論綱的,文中教皇列舉馬丁·路德在告解、聖體、大赦、絕罰、煉獄、教皇權威,各個方面所犯的錯誤。他認為路德的論綱中有多達41條謬誤,說這些都是“害人的毒素”,限令路德在60天之內放棄這些觀點,否則即加以絕罰。教皇在通諭開頭就說,“主啊,求你起來彰顯你的公義,一頭野豬已經侵入了你的葡萄園”。這份通諭就是我們上次講的,在12月10日被路德扔進火里焚燒的那道通諭。教皇在這部通諭中提到要對路德施以絕罰,但真正公開宣布開除路德的教籍,是第二年的事兒。不過,正是教皇指稱的這41條異端邪說,開啟了基督教分裂的大門。德國神學家特羅爾奇在回答何為新教這個問題時,把新教定義為,“對天主教教義的修訂”。奧爾森在他的《基督教神學思想史》中,談到路德的行為,實際上代表了北方國家基督徒,對羅馬教廷的抗議,所以新教又被稱為抗議宗protestant。在奧爾森看來,新教直接面對基督教的四個主要問題,一,人如何得救。二,宗教的權威性何在。三,何為教會。四,基督徒生活的真諦是什麼。奧爾森認為,馬丁·路德對基督教的思考,用新的方式,回答了這些問題。

問:那麼新教是如何回答這些問題的呢?

答:我們在前面其實已經有過介紹,在這兒,我們把它總結一下。在天主教的傳統理論中,人的得救必須在神的恩典之上,添加自己的努力。得救是恩典與人的善功合作而得到的獎賞。但路德卻斷定,得救全憑上帝恩典,是神恩獨作的結果。此外,上帝的意圖是通過教會組織在人間推行的,教會是上帝在塵世的代理人。而路德卻認為,每一位信眾,就是一位教士。他可以和上帝直接交流,通過神的語言,也就是《福音書》,來受神啟示,認識神,完全不需要教會的介入。神學家奧伯曼對路德的神學改造給予高度評價。他說,“路德的發現不僅是嶄新的,而且聞所未聞。他揭開了基督教的倫理構造。長久以來,教會不分青紅皂白,就把獎賞與功德視為人類行動的基本動機。但它們的有效性,現在被完全剷除了。教會的教義曾把善行當作不可或缺的,但現在,已經把它的《聖經》根據,完全抹殺了。這種180度的大轉變,所觸及到的層面,遠超個人的信心和公義。生活的整個層面都受到了影響”。他為什麼這麼說呢?是什麼觀念使基督徒的整個生活層面都受到影響呢?另一位神學家史坦邁茲有一個概括,很能說明問題。他說,“對於路德而言,福音並非說拿出你的美德來,我就會為你加上恩典的冠冕,而是說,儘管你犯罪作惡,我仍對你大發憐憫”。路德自己說得也明白,“因信基督,基督的義就變成我們的義。並且他所擁有的一切都變成我們的,因為他本身已經變成我們的”。通過信而稱義的人知道,這個義絕不會變成你個人的所有物,奧爾森解釋說,“我們所稱的義,永遠、完全都是基督的”。所以路德相信,“人生的常態為人同時既是義人又是罪人,因為人接受基督,是藉著信心,所以正當這個罪人仍然是罪人時,神就稱這個罪人為義,因此一位基督徒同時是義人和罪人,神聖與凡俗,而且既是神的敵人,又是神的兒子”。

問:這種解釋確實和中世紀天主教神學完全不同了。

答:當然。不過這種解釋,對有信仰的聽友很容易理解,對沒有宗教信仰的聽友就不大容易體會。其實,我們只需要記住,路德的學說,是要信眾把信仰的解釋權拿在自己手中就可以了。所以人們才會說,路德把基督徒變成了自由人。但是,想讓一個真正有信仰的基督徒擺脫極其強大的教廷,自創一套對基督教信仰的新解釋,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兒。除了羅馬教廷的神權威力,神聖羅馬帝國的世俗權力,也不會輕易放過他。此刻,查理五世出場了。聽友們應該還記得這個幾乎統治整個中西歐的君主。愛拉斯莫的《論基督教君主的教育》一書,就是為他寫的。我們在前面講愛拉斯莫時,曾詳細地介紹過他。1520年10月23日,查理五世要去亞琛加冕。這個亞琛就是當年查理曼大帝的法蘭克王國的首都,法文稱作Aix-la-Chapelle。路德的保護人腓特烈作為選帝侯要去出席這場加冕禮。此時教皇派特使阿萊安德找到這位腓特烈,請求他立即拘捕馬丁·路德,送到羅馬。有趣兒的是,腓特烈不聽從教皇特使的命令,轉而去徵詢愛拉斯莫的意見。愛拉斯莫這次出手幫助、保護路德。他對腓特烈說,羅馬確實充滿罪惡,路德反對羅馬教廷,是為了拯救它,所以不應該打擊路德。腓特烈又問愛拉斯莫,路德究竟錯在何處?愛拉斯莫又以他慣常的幽默回答說,“他犯了兩個錯誤,攻擊了帶着皇冠的教皇,和鼓着肚子的教士”。這其實就是明確贊成路德反對販賣贖罪券的行動,說那些教士是“鼓着肚子”,就是說這些人是飽食終日、中飽私囊的偽善者,是假借宗教名義,而乾著惡事的蛀蟲。於是,腓特烈就回答教皇的使者,說在路德與教廷的衝突未得公正地裁定時,路德應該保持自由之身。這個爭執被送到了查理五世面前。查理五世此前為了獲選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曾和選帝侯們有個約定,除非經過公正審判,任何日耳曼人都不能被定罪。但同時,查理五世正面臨法王弗朗索瓦一世的挑戰,他需要教皇在人力和財力上支持他。所以,路德以教皇為敵,查理五世就不得不對路德的行為,給教皇一個說法。這對這位年輕的查理五世而言,是個兩難局面。結果,他決定,在沃爾姆斯召開一次帝國會議,請日耳曼各邦國的主要貴族、教士、各自由市的市民代表與會,來解決馬丁·路德問題。於是,歐洲歷史上一個最富戲劇性的場面出現了,路德和查理五世在沃爾姆斯會議上面對面地交鋒。這場交鋒很有意思,我們下次再談。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