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歐洲思想文化長廊

憲政制度的故鄉英國 霍布斯 利維坦的分析家:國家權力--怪獸利維坦

發表時間:

「提要」 霍布斯最卓越的貢獻,是他詳盡分析了國家權力的起源、職責和目的。古典時代的哲人亞理士多德是古典政治學的高峰,他把城邦國家的產生看成是道德要求的結果。而霍布斯則是現代政治學的奠基人。在他看來,國家產生的原因是人的生存需要。

英國思想家霍布斯(Thomas Hobbes)
英國思想家霍布斯(Thomas Hobbes) © DR
廣告

 

問:看來了解霍布斯的政治學說是了解現代政治學的鑰匙。

答:可以這麼說。霍布斯一生有許多著作,為了系統了解他的政治學,我們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利維坦》這部著作上,因為這部著作是他政治理論的集大成。我先解釋一下利維坦這個名稱。霍布斯在《利維坦》一書第28章中說,“我已說明了人類的天性,他們由於驕傲和其他激情,被迫服從了政府。此處又說明人們的統治者的巨大權力,我把這種統治者比之於利維坦。這比喻是從《約伯記》第41章最後兩節取來的。上帝在這兒說明了利維坦的巨大力量以後,把它稱為驕傲之王。上帝說,‘在地上沒有像它造的那樣無所懼怕,凡高大的它無不蔑視,它在驕傲的水族上作王’”。這個利維坦,拉丁文寫作Leviatan,原意是怪獸。但《約伯記》說它是水上之王,所以《和合本聖經》把它譯為鱷魚。這個怪獸有多兇狠呢?在《約伯記》中,耶和華給約伯描述說,“它以堅固的鱗甲為可誇,緊緊合閉,封得嚴密,這鱗甲一一相連,甚至氣不得透入其間,膠結不能分離。它打噴嚏,就發出光來,它眼睛好像早晨的光線。從它口中發出燒着的火把與飛迸的火星,從它鼻孔冒出煙來,如燒開的鍋和點着的蘆葦,它的氣點着煤炭,有火焰從它口中發出。它頸項中有着勁力,在它面前的都恐嚇蹦跳。它的肉塊互相聯絡,緊貼其身不能搖動,它的心如磨石那樣結實,它一起來,勇士都驚恐,心裡慌亂,便都昏迷。人若用刀用槍紮它,都是無用。它以鐵為乾草,以銅為爛木。它肚腹下如尖瓦片,它如釘耙經過淤泥,它使深淵開滾如鍋,使海洋如鍋中的膏油”。從這段描述看,這利維坦是個刀槍不入、兇狠無比、無法無天的東西。

問:那在霍布斯的心目中,國家權力就是這麼一隻兇狠無比的怪獸啊!

答:是的。這種至高無上、法力無邊的國家權力就是霍布斯心目中的主權者,它的代表就是君主。這個論斷看上去有點眼熟,它和博丹的主權說有些相似,因為是博丹把主權定義為“國家絕對和永久的權力”。而且博丹也認為君主是理所當然的主權者。但是關於主權者的權力是怎麼來的,為什麼人民會讓渡自己的權利並且服從這種權力,博丹並未作進一步的闡述,是霍布斯對這些問題作了系統的闡發。其重要的特點是,他從人性本身出發來論述國家主權的產生、轉讓和發展的歷史過程。在霍布斯看來,大自然就是上帝創造世界、治理世界的藝術,而這門藝術可以被人模仿,所以他說,“號稱國民的整體,或國家的這個龐然大物‘利維坦’,是用藝術造成的。它只是一個‘人造的人’”。這樣,霍布斯就選擇了一個論述的獨特視角,雖然他把上帝尊崇為大自然的藝術創造者,但論到國家政制時,他直接從人出發。利維坦是一個人造的人,所以它有自己的歷史和自己的目的。為了這個人造的人,也只能從人出發,因為霍布斯認為,“它的製造材料和它的創造者,兩者都是人”。從而,我們還要考察,“什麼是統治者的權利,正當的權力或權威,以及什麼是保存它和瓦解它的原因”。霍布斯心目中的人,和莎士比亞戲劇中的負面人物在品性上相一致。他對人性絕無幻想。

問:看來,在人性善與人性惡的爭論中,他是相信人性惡的。

答:許多研究者都這樣看。但我的看法有些不同,我認為他根本就不考慮人性是善是惡這種本質論的問題,他只做經驗描述。這個方法是他和那些科學家密切交往的結果。所以斯特勞斯認為,“霍布斯的研究者們,幾乎都把他的政治哲學詮釋為依賴於自然科學”,但斯特勞斯本人不同意這種觀點。因為經驗觀察這種方法,自然科學和政治科學都可以用,只要切記這是面對兩類完全不同的對象。一類是無激情也無理性的自然存在,一類是有激情有理性的社會存在。霍布斯並沒有把這兩類混為一談。在他看來,人可以從兩個層次加以考察,這個考察的結果是兩條公理,一條是自然理性公理,一條是自然慾望公理。霍布斯使用更直白的話說,“兩條公理必定同樣正確,人待人如上帝,人待人如豺狼”。人待人如上帝,這出於自然理性,因為人們把暴力造成的死亡當作最大的惡,要極力避免。人待人如豺狼則出於自然慾望,因為人的貪婪要把一切人所共有之物據為己有。而這個貪婪並不僅僅因為人要佔有更多的物質產品來消費,它還有一種心理滿足,就是列維坦的驕傲之王,即我能超越其他人,這帶來一種幸福感。施特勞斯把這種心理滿足描述為,“人出於自然天性,力求勝過他的所有同類,使他們都承認他的優勢,從中體驗自我歡愉和自我滿足。也就是說,他出於本性,希望全世界都懼怕他,服從他,越來越輝煌地壓倒他人,就是人的目標之所在和幸福之所在”。用霍布斯的話說就是“持續的勝過他人,即是幸福”。

問:這種虛榮自負顯然會造成壓迫他人的慾望!

答:對。所以你就能體會被稱作玻璃心的那群人,他們永遠處在虛幻的亢奮之中並深感幸福。一旦從遙遠的地方傳來旁不相乾的聲音,他們會先自取其辱,然後奮力侵犯他人,以捍衛他們的幸福感。其實,這也是一種佔有慾,而且是沒有底氣的佔有。霍布斯指出,“每一個人希望他人對自己的估價和自己對自己的估價相同,每當他感到受了輕視被低看時,他便會盡全力加害他人”。他把引起人的爭鬥的原因分為三種,競爭、猜疑和榮譽。霍布斯說,“第一種原因使人為了求利,第二種原因使人為了求安全,第三種則使人為了求名譽而進行侵犯。在第一種情形下,人們使用暴力去奴役他人及其妻子兒女與牲畜。在第二種情形下則是為了保全這一切。在第三種情形下,則是由於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如一言一笑,一點意見上的分歧,以及任何直接對他們本人的蔑視,或是間接對他們的親友、民族、職業或榮譽的蔑視”。霍布斯所講的上述狀態,就是人的自然慾望的追求,它引發的結果就是,“每個人對每個人的戰爭”。在戰爭狀態下,“產業是無法存在的,因為其成果不穩定,人們不斷處於暴力死亡的恐懼和危險中,人的生活孤獨貧困,卑污殘忍而短壽”。在這種狀態下,是非公正等等觀念是不存在的。因為,“沒有共同權力的地方,就沒有法律”。

問:他描述的似乎不僅是人類史前狀態吧?

答:他這是把自己親眼所見的英國動亂,想象為史前狀態。但人類社會會提出要求,因為人還有自然理性。霍布斯說,“然而,這種狀況卻有可能超脫,這一方面要靠人們的激情,另一方面則要靠人的理性”。因為,“人們傾向於和平的激情是對死亡的畏懼。對舒適生活所必須的事物的慾望,以及通過自己的勤勞取得這一切的希望。於是理智便提出可以使人同意的、方便易行的和平條件”。霍布斯要組建解釋人類社會的基本原則,他稱之為“自然律”。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