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歐洲思想文化長廊

憲政制度的故鄉英國 霍布斯—利維坦的分析家:霍布斯的時代 (上)

發表時間:

「提要」 托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1588—1679)是近代政治理論的奠基人之一。他以利維坦這個怪獸命名他的分析對象——國家。他提出一套完整的國家學說,描述他所相信的國家的產生、發展、成熟的歷史過程,指出自然法對國家運行的指導意義,他論述國家職能及合法性的來源,認為君主制是最好的國家形式。他的政治學說完整、詳盡、成體系,對近代政治制度建設極具啟發性。

英國思想家霍布斯(Thomas Hobbes)
英國思想家霍布斯(Thomas Hobbes) © DR
廣告

問:英國思想家對現代政治理論貢獻很大,霍布斯又是其中重要的一位,需要仔細談談。

答:是的。有許多政治史學者都討論過一個問題,近代政治思想自誰開始?稍有分歧的是兩個人物,馬基雅維利和霍布斯。馬基雅維利1577年去世,霍布斯1588年出生。從時間上看,馬基雅維利在霍布斯之前,已經宣稱他提出了討論政治的新方法。而霍布斯則宣稱,在《利維坦》這部著作問世之前,不存在政治學。阿蘭·瑞安的巨著《論政治》指出,兩人都有資格帶上近代政治學奠基人的桂冠,只是兩人談政治問題的角度不同。美國大學問家列奧·斯特勞斯說過這麼一段話,“霍布斯的先行者中,沒有一個人曾經嘗試過要跟整個傳統實行明確、徹底的決裂。霍布斯第一個感覺到,必須探尋一個關於人和國家的新的科學,他也第一個找到了這個新科學。此後,所有的道德思想和政治思想都明確或緘默不宣地建立在這個新學說的基礎之上”。這話,我並不完全贊成,但它確實是一種有影響力的說法。不過我們在進入理論討論之前,要先講講霍布斯這個人和他所處的時代。毫無疑問,霍布斯的思考取材於他所處的時代。1603年,伊麗莎白女王辭世,可以說英國的黃金時代前景不明。在伊麗莎白女王執政期間,有一件事讓她最難釋懷,那就是在1585年,在反覆猶豫之後,她終於同意了權臣們的要求,殺了蘇格蘭女王瑪麗·斯圖亞特。

問:人說,瑪麗·斯圖亞特確實參與了謀殺伊麗莎白的密謀。真相到底是什麼呢?

答:瑪麗女王是個很值得一談的人物,因為不僅她在世時是歐洲各國關心的焦點,她的後繼者因登上了英格蘭王位,最終引發英國內戰。霍布斯正是在這個動蕩的時期,開始了對國家政制的思考,完成了巨著《利維坦》。我先簡單講講瑪麗·斯圖亞特。從血緣上說,她的母系出自英格蘭都鐸家族,她的祖母蘇格蘭國王詹姆士四世的王後是英王亨利七世的女兒瑪格麗特·都鐸,她的父親蘇格蘭國王詹姆斯五世娶的是法國吉斯家族的瑪麗·吉斯,所以她身上既有英格蘭都鐸王室的血脈,又有法蘭西吉斯家族的血脈。當然,她本人是蘇格蘭王位的唯一繼承人。她出生在蘇格蘭的林利思城堡,由於她身上的都鐸血統,她是英國女王伊麗莎白的表妹,也是英格蘭王位的潛在繼承人。瑪麗出生僅僅六天,她的父親蘇格蘭國王詹姆士五世就去世了,所以她還沒睜開眼睛就已經成了蘇格蘭女王,她是被人抱着加冕的。這個時候,一直守在蘇格蘭身邊的野心家、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蠻橫地要求這個小女嬰嫁給他的獨子愛德華。如果這場聯姻能夠實現,英格蘭就可以合理合法地吞併蘇格蘭。但亨利八世為人殘暴的惡名遠揚,所以蘇格蘭王後、法國吉斯家族的瑪麗堅決反對。亨利八世乾脆下令軍隊衝進蘇格蘭去搶親,幸而王後帶着小瑪麗躲進防禦堅固的斯特林堡,最後談判的結果是,等到小瑪麗十歲以後再送到英格蘭。可隨着亨利八世去世,人們似乎忘了這份婚約,誰知1547年,英國的攝政王薩默塞特突然以王子愛德華之名,發兵蘇格蘭搶親,一場血戰之後,小瑪麗失蹤了。原來忠心的臣僕把她藏到門蒂斯湖中小島上的修道院中,隨後法王亨利二世的軍隊到了蘇格蘭。他要讓小瑪麗嫁給他的兒子、未來的弗朗索瓦二世。結果小瑪麗被送到法國宮廷撫養,準備當法國王後。這時,她還不到六歲。

問:瑪麗的經歷實在太奇特了。她有兩頂王後之冠待選。

答:豈止是後冠,她還要再爭一頂王冠呢!但是現在這位蘇格蘭小女王( la reinette) 要在法國宮廷中長大,接受教育。瑪麗天資甚高,她學習拉丁文、希臘文,讀埃拉斯莫的《對話集》,模仿龍薩的抒情詩,七星社的主將杜貝雷曾為她寫下詩句,“繆斯賜給我歌手的天賦/是要我把你歌唱/以讚美上天、自然和藝術”。1558年,瑪麗剛滿16歲,就匆匆和法國王儲、未來的弗朗索瓦二世結婚。但要命的是,這位未來的法王羸弱不堪,婚後僅兩年他就一命嗚呼。正值十八妙齡的瑪麗成了寡婦,不過就在這短暫的婚姻中,瑪麗被法國王室拖進了一個陷阱,那就是她的後冠上被冠以“法蘭西、蘇格蘭、英格蘭、愛爾蘭女王”,而就在她結婚的同一年,伊麗莎白登上英格蘭王位。這就使瑪麗處在一個王位競爭者的位置。因為亨利八世曾有過文件,不承認伊麗莎白是婚生子,還剝奪了她的繼承權。這讓歐洲信奉天主教的國家,認為根紅苗正的天主教徒瑪麗才是真正的英格蘭王位繼承人。瑪麗離開她熱愛的法蘭西,回到蘇格蘭去履行她的女王職責。當時的蘇格蘭和優雅、奢華、富強的法蘭西相比,不過是個風景瑰麗的蠻荒之地。她離開了法國,也離開了喜愛她的法國文藝圈。大詩人龍薩為她的離去寫下憂傷的詩行,“知道了你的離去和繆斯的沉寂/滿心憂傷的歌手怎能歌唱/天下無不散的宴席/春天轉瞬即逝,百合匆匆凋謝”。

問:看來瑪麗是個很討人喜愛的人。

答:是的,她長得很美,身材婀娜,能歌善舞,待人熱情、坦誠,卻又生性倔強。此時,正值花樣年華的瑪麗,自然引起各類男人的注意。她的再嫁成為各國朝廷的熱門話。不過,誰也沒想到,瑪麗輕率地愛上了英國顯貴亨利·達倫雷。這個人也有英國王族血脈,但他本人實在是個繡花枕頭,除了模樣俊俏、能跳舞、善打獵之外,完全缺乏一個成熟男人的素質。但很快瑪麗和他結了婚,並有了一個男孩,這個孩子就是未來的蘇格蘭國王詹姆斯六世和英格蘭國王詹姆斯一世。不過,當瑪麗發現她的丈夫是個懦弱的、背信棄義的小人之後,她就下決心要徹底擺脫他。但前提是必須生下腹中的孩子,為蘇格蘭王位留下一位繼承人。1566年6月9日,瑪麗順利產下一個健康的男嬰,瑪麗對忠於她的威廉·斯丹東爵士說,“我希望這王子能成為第一個把蘇格蘭和英格蘭兩個王國結合起來的人”。自此刻起,瑪麗便進入了一生中激情壓倒理智的時期。孩子生下後,她認為自己已經完成了一個女王的責任,斯圖亞特家族的血脈將延綿下去,而她自己要去追求屬於她個人的生活。但任意妄為的後果,最終毀了她自己。茨威格在他的女王傳記《瑪麗·斯圖亞特》中指出,“她的一舉一動都似乎是在感情的昏迷狀態下干出來的,在催眠力的作用下,她閉上眼睛,突然失去了聽覺,彷彿夢遊患者。在命定的犯罪和毀滅的道路上蹣跚,不聽勸告,不聽呼喚,只是到了她血液中熊熊烈火要把她吞噬,她才清醒,醒來時已是蠟炬成灰、一無所有”。後面的故事都是悲劇,瑪麗愛上權臣波斯威爾,並默許他殺害了自己的合法丈夫達倫雷。那些情節,簡直和莎士比亞的戲劇一樣,馬克白、哈姆雷特、李爾王,一起上場。蘇格蘭宮廷的混亂給英格蘭可乘之機,權臣塞西爾反覆勸說伊麗莎白,抓住機會殺掉瑪麗,徹底清除伊麗莎白王位的潛在威脅。現在球到了伊麗莎白腳下。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