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歐洲思想文化長廊

憲政制度的故鄉英國 莎士比亞偉大的自然之子

發表時間:

「提要」 歷史上有許多偉大的作家,以自己創作的親身經歷,談及他們對莎士比亞的感受。這些評論對我們欣賞和理解莎士比亞的戲劇很有幫助。熟悉這些作家、哲人對莎翁的評價,是走進莎士比亞戲劇殿堂的指南。

英國大文豪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
英國大文豪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 Wikimedia Commons
廣告

問:我們已經介紹了莎翁的幾部戲劇,但是莎士比亞戲劇涉及的領域極其廣闊,恐怕還需要一些提示和指引。

答:你的要求非常合理。莎翁一生創作了38部戲劇,154首十四行詩。他的戲劇題材,有歷史劇、悲劇、喜劇、幻想劇、神話劇、社會劇。在每一個體裁上,他都有卓然彪炳的成就。歌德談他讀莎士比亞戲劇的感受時說,“他的著作我讀了第一頁,就對他終生折服。我彷彿像一個天生的盲人,瞬間有一隻神奇的手給我送來光明。我最強烈地感覺到,我的生存向無限擴展,我感到一切都很新鮮,前所未聞。那異乎尋常的光亮,把我的眼睛刺得疼痛難耐”。歌德所說的這種生存向無限擴展,就是告訴我們,莎士比亞拓展了世界大舞台,每一個個體在自己的生存空間中,難免局促、狹小,眼光有限,但通過莎士比亞的戲劇,我們看到了無限廣闊的世界。比如在《暴風雨》一劇中,塵世宮廷鬥爭中的王公大人被神奇的精靈所左右,當那不勒斯的費迪南王子尋找落海的父王時,小精靈愛麗兒唱道,“他的骨胳已化成珊瑚,他眼睛是耀眼的明珠,他消失的全身沒有一處不曾受到海水神奇的變幻,化成珍奇而富麗的瑰寶”。再有,《馬克白》一劇中,馬克白夫人慫恿丈夫弒君之後,神經緊張錯亂,開始夢遊,雙手不停地做洗手的動作,口中念念有詞,“去,去,去吧,這該死的血痕,一點,兩點,現在可以動手了,地獄是這樣地黑暗”。宮廷醫生指出,這是一種心理紛亂。在心理學尚未成熟的時候,莎翁已經描寫出嚴重的心理衝突會引發強迫症,謀殺的主使馬克白夫人,也經受不住道德與野心之間的衝突。還有,《羅密歐與朱麗葉》一劇,當兩個戀人雙雙死去之後,兩家世仇在淚與血的洗禮下和解。可老親王卻唱出了哀歌,“清晨帶來了凄涼的和解,太陽也慘得在雲中躲閃,大家先回去發幾聲感慨,該恕的該罰的,再聽宣判。古往今來多少離合悲歡,誰曾見過這樣的哀怨心酸”。

問:你指出的這幾個場景,都是世界戲劇舞台上最震撼人心的瞬間。

答:是的。在莎翁的戲劇中,這樣的場面數不勝數,他寫盡了人類的各種面目,既有慾望、野心、貪婪、嫉妒、兇殘,又有摯愛、溫情、慷慨、寬恕。所以歌德說,“他與普羅米修斯比賽,一點點學着去塑造人類,只是他塑造的人都無比巨大,這就是我們認不出自己兄弟的原因。然後,他用自己的精神氣息,使所有的人物成為活人,並且通過他們說出他自己要說的話”。歌德的這段話表明,在他心目中,莎士比亞幾乎是個神人,他像普羅米修斯一樣盜取火種,造福人類。但是,莎士比亞戲劇的汪洋恣肆,也嚇倒過一些人。伏爾泰法國宮廷式的優雅感覺,承受不了莎士比亞狂風暴雨般的激情,他稱莎士比亞是“野蠻人”。我想這個評語出自他的妒忌心。伏爾泰常常為了掩飾他的真實感受而耍些小把戲。至於一些二三流的評論家攻擊莎士比亞粗俗,那是因為他們貧弱的心靈承受不住莎翁氣勢萬鈞的筆觸。雨果曾寫過一部巨著《莎士比亞論》,他駁斥那些認為莎士比亞不知節制的人。他說,“莎士比亞豐富、有力、繁茂,是豐滿的乳房,泡沫滿溢的酒杯,盛滿的酒桶,充沛的汁液,洶湧的岩漿,成簇的嫩芽,磅礴大雨般的生命力。他毫不吞吞吐吐,毫不拘束,毫不吝嗇,而是像造物主那樣坦然自諾,又揮霍無度”。

問:雨果的這個評價,表明他和莎翁息息相通。

答:確實。雨果作為法蘭西文學的巨人,絕對理解和讚賞莎士比亞。從雨果的那些歷史劇,比如《厄爾南尼》《瑪麗·都鐸》《克倫威爾》,我們從中彷彿能聽到莎士比亞的回聲。而且我們應該注意到,這些讚賞莎士比亞的大家,都共同提到莎翁的一個特點,那就是自然。英國文學評論大師托馬斯·卡萊爾說,“莎士比亞是偉大的自然之子,其作品像荷馬、埃斯庫羅斯和但丁一樣,是從大自然心靈深處發出的聲音”。歌德為莎士比亞辯護時也說,“我要大喊,這是自然,自然,沒有什麼比莎士比亞的人物更為自然的了”。而雨果乾脆聲稱,“詩人就是自然,如同自然一樣敏銳、微妙、細緻,同時又廣大無垠”。他比喻說,“野草不梳理自己,獅子不修飾爪子,水流不經篩濾,大海任意展現它的漩渦”。這裡他們所說的自然有幾重意思,其一是指莎翁戲劇像大自然一樣豐富多彩,高嶺巨川,長林豐草,日月星辰,大自然是最為豐饒,取之不盡的靈感來源。其二,是指莎翁的創作手法,如長空流風一樣順暢舒捲,沒有矯揉造作,沒有刻意的修飾雕琢。其三,是指莎翁戲劇中的人物,都取自社會現實的自然的人類活動。愛情生活中的男歡女愛,宮廷權爭中的爾虞我詐,人際交往中的忠誠與背叛,甚至神話劇中仙女的行動,都來自人的現實的自然生活。我的恩師,北京大學的周輔成先生,在上世紀四十年代,曾有一篇研究莎士比亞的專文《莎士比亞的人格》。這篇是我所讀過的最為精湛的莎翁評論之一。周先生把莎士比亞的創作過程,看作是一個四季循環的自然過程。這個創作過程,也是莎翁人格的成長過程。

問:這個視角相當獨特。

答:是的。這也是周先生對諸位大家自然說的一個發展。周先生說,“莎士比亞的人格是逐漸發展的,差異雖大,但我們仍能看出,這是一個人格的春夏秋冬。四時變化,其中的盈虛消長,都可說有一種必然性,好像一粒種子,從出芽以至結實”。周先生認為,莎翁創作之初,還在模仿古羅馬塞內加的悲劇,也還模仿同時代的劇作家。但是,“出芽生長了,他向上迸發的人格,頗似雨後初晴的自然,所謂‘暮春三月,草長鶯飛’,正是他此時人格風度的描寫”。春後便是夏來,從出芽到枝葉茂盛,“他的天才開始奔放,這期的情調有似夏日,天空晴朗,偶見浮雲,遠遠傳來斷續蛙鳴,不禁使我們心弦顫動,夜間明月下,再來一線螢火奔流,我們不免夢幻人生”。這一期是歷史劇與喜劇期。而第三期則是他的悲劇期,周先生稱之為“他生命的秋天”。在這個秋天,他收起喜劇中的歡笑,“生活加上一層愁容,人格卻更精進更高遠了”。秋天也是豐收之季,《哈姆雷特》《李爾王》《奧賽羅》《馬克白》,莎翁碩果累累。而最後的冬季是寧靜的思索期,代表作是《暴風雨》。此時莎翁是由外而逐漸向內,激情減少,理性加強,周先生認為,此刻莎翁已從“對自然的幻想與對人的過份要求,轉變為對人性的深刻認識,對人類缺點的哀憐”。最後,周先生認為,莎翁的人格在發展,對世界的認識在深入,我們追隨他的一生,“宛如看了一場電影,看它開始,總想知道結局,一本套一本,非常自然。我們從頭看到尾,便像我們重新做了一個人,追隨莎士比亞當學生走了一生,及至書本一丟,我們應該說,我們了解了人”。周先生是把莎士比亞的戲劇當作了解人的入門鑰匙和路徑指南,欣賞莎翁的戲劇,除了給我們豐富的美的享受,也給了我們了解人性,從而豐富陶冶我們自身的精神養料。歌德曾感嘆道,“說不盡的莎士比亞”。而我們的介紹卻必須有結束的時候。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